鄢雄斌
摘 要: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有效互動,是創建有效課堂的必要手段,將其應用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都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高大有裨益。一方面在課堂中,教師就應避免處于主體地位,一味單方面進行知識傳授,而不關心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是不可能提高教學水平的。另一方面,只有加強互動,課堂的氣氛才會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也會更靈活,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也會長期保持,所以教師應對這種互動模式進行研究,以制定有效互動方案。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互動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歸納問題式、精選案例式等,而這些方式在執行利用時,都需要和學生進行互動,教師應針對課前、中、后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互動措施。本文主要針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互動進行探究。
一、課前充分準備
教師要知道一個互動良好的氛圍必定建立在課堂環境活躍的基礎上,在教學環境創建上,教師一般處于主要的引導地位,教師只有給予學生一定的發言權,使其情緒得到調動,學生才會放棄小心翼翼的心理,和教師或學生進行互動。但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考驗教師對課堂現場的把握能力,還考驗教師的課前備課情況,如果教師不能充分備課,教師在課堂中對于信息技術方面的內容就不會做到侃侃而談,教師的個人能力會受到學生質疑。教師在和學生互動時,也不能準確拋出問題,或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就有可能冷。所以教師要做好從分備課,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做到了然于胸,即使脫離教案,依舊能講解學生不了解的知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其一利用調查問卷方式,和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了解,對學生不懂的知識點進行了解,最終教師要將互動結果納入到教學內容安排中。其二教師要對教學時間進行安排,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保證教學內容在規定時間內能講解完畢,并且有充足的互動時間,時間在安排上不能太過緊張,否則教學效果不好。其三教師對互動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該問題要有針對性,最好能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還要對可以互動的點進行確定,比如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調查問卷得知學生最感興趣的案例,然后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一些互動情節,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其四教師要對集中互動套路進行靈活掌握,可以先從某個主題開始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然后再趁此和學生做好互動。
互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在對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必定會涉及到很多實際操作內容,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就對互動的環節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在實踐操作時,和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
二、課堂靈活互動
課堂是互動教學的主要場所,在課前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要創建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放松,對信息技術保持一定的興奮度。課堂互動一定要靈活,不要刻意,對于設計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學生進行選擇,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問題回答中得到自信,教師在提問后,還要對學生進行肯定和鼓勵,如此學生必定愿意配合教師進行互動。教師在實際中落實主題內容時,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如果學生反映一般,教師還要注意從另外的角度或采取另一種方案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在互動中,容易出現教師難以預料的情況,為了避免氣氛尷尬,教師還要注意靈活掌握課堂,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來化解尷尬,使互動能繼續下去。課堂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互動,還有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為后者提供機會,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好幾個小組,然后對每個小組拋出不同難度的問題,由小組之間的同學討論得出答案,同學之間互動要比師生互動容易得多,所以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另外學生要全身心參與到課堂中,才會使互動有效,所以教師可以從實際操作等方面入手,使學生身心、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學生可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實際操作。
三、課后總結歸納
良好的互動會使課堂教學結束時,學生依舊興趣盎然,甚至意猶未盡,按照這樣的標準,教師可以對課堂互動效果進行自行評價,即做好課后的總結歸納,教師要花費一些時間來回顧課堂互動情況,對互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對互動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教師在互動中也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在總結反思中,教師也要作出相關總結,以便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互動方式。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互動評價中來,教師要予以學生暢所欲言的權力,學生要將自己對互動的建議和意見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看法,來改進課堂教學互動,通過種種總結反思,教師總能找到最適合學生互動的方式,如此課堂教學不僅互動有效,師生關系之間也會變得更加和諧。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的教學經驗和互動能力會越來越強,教師對課堂掌握也會更加游刃有余。從學生角度來說,互動式的教學更能使學生擺脫僵化式填鴨教學方式,對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提高大有裨益,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上的互動環節,并在課前和課后與學生做好交流,以便得到相關的反饋信息,制定有效的互動方案。
參考文獻:
[1]喻文紅.論有效互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建立[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14-115.
[2]楊長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7(84):119-120.
[3]梁迅,黃姝.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互動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