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楠
摘 要: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是我國教育領域里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本文著重從幼兒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閱讀習慣、家長配合等幾方面闡述幼小銜接的方法策略,以期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幼小銜接;生活學習習慣;能力培養
一、加強日常生活管理,促進幼小銜接
《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自理技能。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所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小銜接的基礎。我們的做法有:
(一)培養幼兒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幼兒入學后,將進入一個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接受新老師,交新朋友。幼兒能否很快的融入新集體與人和睦相處,在互助友愛的氛圍中生活,則有賴于一定的交往能力,所以培養幼兒具備與人交往的能力也很重要。我們通過各節日、活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如跨年級的大手拉小手的活動:組織大班幼兒帶小班幼兒做游戲或表演節目給小班的幼兒看;午睡前大班的幼兒去教和幫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脫衣服等。這樣既培養了關愛他人的情感,又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在游戲中創設各種情境,營造和諧、互助、關愛、的氛圍,以此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使同伴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梁,促使幼兒盡快融入小學生活。
(二)培養幼兒傾聽習慣。傾聽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進入大班后,我會經常布置一些任務讓幼兒回家完成,我改變以前寫通知的形式,讓孩子當小傳令兵,把任務轉達給家長聽,如用廢舊材料做玩具,聽說新聞等,這樣的作業既加強了幼兒的任務意識,又能夠培養幼兒準確轉述他人意圖的能力,為了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我們班開展了"比比誰的記憶好"的活動,要求幼兒每晚自己記作業,并回家復述給家長聽。通過第二天幼兒完成作業情況,來表揚幼兒。入小學后,孩子們就清楚地向家長傳達學校信息,并能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任務。
(三)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讓幼兒在擔任流動“班長”、區角管理員、值日生。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隨時布置給幼兒任務。如:戶外換鞋后把自己的鞋子放到指定位置擺放整齊、戶外結束后小組把玩具收納到玩具框內、晚間離園時復述老師布置的回家任務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養成幼兒責任感及完成任務能力。在生活、學習中我們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寬松的環境中讓幼兒形成責任心。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書寫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而幼兒神經抑制還很差、骨骼、肌肉、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差,不能過久的控制自己的行動或從事細致的作業。所以我們幼兒園是不提倡幼兒寫字的。《綱要》里提到的前書寫是: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幼兒將來寫字做的準備工作。那幼兒園前書寫讓我們做什么呢?
首先要發展幼兒小肌肉的協調性。如中小班讓幼兒撕紙、剪紙;讓幼兒捏橡皮泥等發展幼兒小肌肉。
發展手眼的協調性。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穿珠子、系鞋帶、繪畫、植物記錄、數學符號記錄等等。
三、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活動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在幼兒園從來不專門設計活動教識字,幼兒識字活動都安排在分區活動里,幼兒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大環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興趣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加以遷、選擇。
四、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一)定期召開家長會。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各班學期初、學期未召開專題家長會,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要求家長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并調整好幼兒生活作息規律。
(二)開展家長開放日。定期召開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請小學優秀教師給家長做“怎樣做好幼兒入學前的準備”的講座,并組織教師、家長、幼兒“三位”一體的教育活動,吸引家長參與并重視幼小銜接工作。
五、發揮社區力量,直觀體驗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在開展《我要上小學》主題中,我開展了“我的小書包”、“參觀小學”、“小課堂等”一系列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組織地參觀小學的校園、教室、辦公室、操場、多媒體教室等,邊參觀邊聽教師介紹其作用;還可以觀摩小學生上課及課余活動。讓幼兒不僅了解了小學校園各場所的用途,也了解了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他們對學校學習生活的向往。
總之,幼小銜接是教育整體改革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有搞好幼小銜接,才能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基礎教育質量提高。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應對處于銜接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作進一步探索,不斷尋求符合實際環境的幼小銜接的途徑,幫助兒童順利地解決好其間的過渡和銜接,使千千萬萬兒童健康、活潑、愉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趙俊芳.幼小銜接最佳期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1998(5).
[2]李娟.幼小銜接中的三方對話、三位一體[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5(9).
[3]快來參加“樂知舟”幼小銜接班[J].啟蒙(3-7歲),2010(2).
[4]曹鳳英.淺談學前班教育與“幼小銜接”[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