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能力是學生拓展學習的重要能力。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學習到許多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這對現在知識主導的經濟體系下個人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也是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由此筆者將從學校方針、課堂教學、教師傳授、家長鼓勵、學習效果等方面提出關于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建議,希望能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 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建議
(一)大力支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學校方面要徹底重視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每周用一兩節課的時間對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解決,同時學校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方面的相關活動,大力支持學生課外閱讀,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筆者發現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并未開設圖書館或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圖書館,圖書館像是擺設般的存在。學校要多多收集符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通過借記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多更全面的書籍可以閱讀,課外閱讀對培養學生的深刻認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的積極鼓勵方針,更容易在學校掀起課外閱讀的狂潮,讓學生在全民閱讀環境中更好地拓展知識。
(二)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筆者認為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培養課外閱讀興趣是最重要的,也是小學生拓展課外知識的基石。“興趣”是他們對課外讀物最先的選擇。我教五年級下冊的《草原》時,推薦了老舍的作品《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學生安靜地記下了,課后馬上去找尋購買書籍,過了一段時間,我再次說到這幾本名作時,學生告訴我:“老師,《茶館》和《龍須溝》雖然是名著,但是這兩本書是話劇,我們不喜歡看。”學生的話語頓時提醒了我,得推薦適合學生的書籍。因此我們可推薦《童話大王》《上下五千年》《故事會》《科學家的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當然也可推薦一些有關音、體、美之類的書籍,總之要合學生的胃口。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播放動畫片式的視頻文件,展示卡通類的故事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故事情節來大大增加童話故事對小學生的魅力。當然,對于閱讀其他類型的課外書籍也可以通過采取這樣的方式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筆者認為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投其所好,先從童話故事入手方是上上之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前,首先帶著學生去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包括作者的筆名、原名等等,然后再介紹作者的名著。比如我教五年級下冊的《草原》,介紹了老舍的作品《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教五年級下冊的《白楊》,介紹了袁鷹的兒童文學作品《丁丁游歷北京》;教五年級下冊的《東陽·童年·駱駝隊》,介紹了林海音的短篇小說《城南舊事》。學生通過了解作者,學習了課文,就很想去閱讀作者另外的作品,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情境化的教育方式更優于傳統單調的教育方式
小學生大多好動,活蹦亂跳的,因此新課改情境化的教學方式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加適合小學生的課堂教育。比起在課堂上呆板地聽老師講解知識,小學生更喜歡通過做游戲來學習知識,而情境化教學方式則更好地滿足了小學生課堂學習的需求,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弱化學生和學習之間的矛盾,讓學生和學習做朋友。比如要教小學生學習“動物”這個詞,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跟著老師讀、寫,然后老師闡述它的定義,這樣的教學方式把實際生活和學習分隔開來,使得課堂學習變得枯燥;情境化的教學方式即在上課時老師會帶一些小的昆蟲,讓學生認識,然后播放一些常見動物的圖片和視頻,教學生認識理解,情境化教學把生活和學習緊緊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才是當代小學生需要的教學模式。因此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教育方式要根據課標的學習進度,結合生活,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在學習中,老師要根據自身經驗向學生教授閱讀技巧,讓學生即使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面對陌生的文章也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對閱讀技巧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對老師來說,總結自己的閱讀經驗,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授相關閱讀技巧非常重要,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熟練掌握一些閱讀技巧也是課堂的主要任務,不要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背誦上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
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不能只把這個重任交給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負起更多的責任。雖然相對于老師,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方法過于欠缺,但父母是和孩子相處最親密的,對孩子最為了解的人,老師在課外閱讀興趣、技巧和書籍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父母要從孩子的閱讀進度、理解等方面進行教育。小學生比較貪玩,父母要適度把握孩子玩耍和學習的時間,并對孩子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現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的關心很少,經常是給孩子報培訓班,讓培訓班的老師教孩子,而對于孩子在學習上的進度很少過問,這樣不僅僅會增加孩子學習的壓力,也會形成孩子以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給老師學的觀念,非常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而且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更甚至對孩子的人格發育產生影響。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陪伴的,父母不要一到考試就問孩子考了多少分,要在平時多問孩子學習的狀況、學習上的需求,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父母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學習,還要多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老師配合。在現在教育體制下,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是重中之重,父母要在平時監督教導孩子閱讀,剛開始孩子有可能會學得比較慢,父母要對孩子有耐心,悉心指導,一字一句帶領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父母是孩子最強的后盾,有了父母的鼓勵,孩子的學習定會更上一層樓。
(五)及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進行考查
在我國的教育理念中,課外閱讀更多地被當作一種興趣,并沒有看作是很重要的知識拓展,不論老師、家長還是學校沒有放過多的精力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上,更不用談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了。不同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和閱讀進度會不盡相同,這就需要老師對不同學生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監督、考查學生的閱讀進度,并對學生課外閱讀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解答。在給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要注重教授更多的解決方法,這樣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做到檢測課外閱讀效果?我要求學生每天做好課外閱讀筆記,并于每周固定的一天交給老師,老師必須認真閱讀并作出相應的評價。每個月可根據四次上交的結果評出閱讀之星,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形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書中的內容,起到文學積累的作用。我從一年級就教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的習慣,而且各個階段的讀書筆記各不相同。低年級,記錄四字詞語,一句精美的句子;中年級,記錄詞句優美的一段話;高年級,記錄一大篇文章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描寫的段,并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
二、結語
對于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不足,筆者通過了解,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學校提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環境;老師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書籍、傳授閱讀技巧以及解決學生閱讀中的問題;家長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問題等。希望筆者提出的建議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其芬.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
[2]彭冬瓊.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12).
[3]梁碧瑩.提高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新思考[J].廣西教育,2012(33).
[4]劉雪玲.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7(3).
作者簡介:閉慶華,女,1973年生,壯族,本科學歷,中小學教師系列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