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雅
【摘 要】 繪畫作品是直接視覺的呈現,而繪本是直接述說故事的圖畫作品,優秀的兒童繪畫作品能夠起到了教育的作用,是知識的傳遞,兒童繪本的藝術創作則與兒童成長息息相關,它對兒童的成長教育有著啟迪、引導生活的重要作用。不同階段兒童的心理,會依據外界帶給的不同的審美心理,同樣這帶給插畫師不同的創作理念。繪本的藝術創作也應該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來創作,精美的繪畫作品及插圖教育題材是能夠激發兒童對美的向往和學習成長的。
【關鍵詞】 兒童繪本 成長教育 心理特征 教育題材
1.兒童繪本藝術創作故事解構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當然繪本創作亦是如此,而在兒童繪本的藝術創作中,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教育功能的分析,對故事的引用,讓智力正在發展的兒童更加容易的接受。同樣在故事的設計上應該也要注意一下兒童心理的發展及色彩的搭配應該更適合兒童的審美需求,創作出形式新穎的,在色彩和圖案中都能夠吸引兒童閱讀的。在故事的一開始,會在內心建立一個藍圖,參考國內外的優秀兒童繪本書籍,會先寫出故事腳本,寫腳本過程中安排頁碼的數量,想象好場景的設定,擬定角色是安排,安排好主角的活動。著名的兒童心理學,皮亞杰把兒童心理或思維發展分成四個階段,我們亦可用科學的角度來設計兒童繪本。第一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 歲)、只能協調感知覺和動作活動,在接觸外界事物時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級行為圖式。而在這階段的繪本可以從簡單的文字結合簡筆畫,簡筆畫插圖可以是線條簡單,色彩大塊面,以感知為主要的途徑。第二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2~7 歲)、學前期。表象和內化了的感知或動作在兒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詞的功能開始出現。已經可以認識到數字了,好比認識數字在控制10以內。在語文的認識也是有一定的上升階段,可以在繪本加入語文連詞的學習,能用表象或語言描述外部世界,生活和心理范圍擴大,只能從自我,不能從多方面考慮問題,限制了掌握邏輯概念的能力。第三階段:具體運算思維階段(7~12 歲)、開始出現“守恒”,從邏輯規則上兒童本身的思維能夠服,能達到具體目標明確,但還是還離不開具體事物或形象的幫助。第四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2~15 歲)。兒童階段往青少年階段的發展,對于事情的邏輯推理,思維水平開始接近成人,但還是離不開稚嫩的心智,還處于正在發展的時機。從創作繪畫的故事解構發展來看,科學的參照兒童思維發展階段,這能達到更符合兒童心理的繪本創作。
2.兒童繪本的創作思考
“繪本”簡而言之就是圖文結合書籍,更加重視內容和圖畫中文字這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文字和圖畫兩者之間擔任這講故事的角色,讓讀者更好的去理解。在創作中,繪本有著常態的故事模式,以文字來進行講故事,創作中會用圖畫將故事引喻出來,二者能達到相互相成的配合。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以讀字識圖,或者以圖解讀文字,都是能夠讓大腦加深對繪本的認識,及通過圖文的結合,大腦會進行形象的衍生,逐漸的提高想象力。就兒童繪本的理解方面來看,則有一部分是需要配合大人的講解,通過這樣的理解,加深對繪本故事的了解。在繪本的內容的設計中也更應該考慮兒童年齡階段的需求,包括兒童所需求的娛樂心,童趣心,好奇心等。設計師在繪本設計中,如果加以互動的游戲內容,簡單,明了的游戲,更加能夠吸引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發揮自主能動性,投入認真的進行思考。而在兒童的童趣心方面可以看得出,兒童本身就是“生活主觀的藝術家”自主創造性極強,他們以質樸的天性與天生的審美認知有關,大部分對強烈的色彩表現更加的敏感。能更好的以抽象的思維轉變成具象的物體,具有較高的趣味性。而且在生活時刻保持著好奇心,能把生活的興趣愛好帶入學習中,飽和的好奇心帶動下,增加了對繪本的閱讀能力。
3.繪本藝術創作結合兒童發展心理學
對于繪本的畫面創作,可以從孩子的視角愉悅度出發,可以滿足孩子的視覺需要,將兒童看成是主動的個體,就必須要尊重兒童需求,將兒童當成是一個有自己氣質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有探究性的獨立個體。在兒童繪本設計中,很多設計師會用鮮艷的色彩對比,進行吸引兒童的視覺效果,在構圖上更多會涉及到對稱,用固定的排版,線條生硬無趣。同樣換個角度考慮,在用色方面降低色彩飽和度,以舒適的角度閱讀畫面,配合教育方向,能夠使孩子進入狀態的閱讀,而不是一味的刺激視覺達到效果。從幼兒心理發展 幼兒期是指 3-6,7 歲這一時期, 因為是進入幼兒園的時期, 所以叫幼兒期,也叫學前期。一般特征:在模范學習過程中, 主要矛盾得以逐步解決,從而也就推動了幼兒階段不斷向前學習
發展。
在現代社會上,兒童啟蒙必須讓大家都需要重視起來,尤其教育問題,唯有穩定根基,做好啟蒙教育,不忽視教育的起點,才能讓社會上的兒童讓書本上學到知識,包括現在很多兒童遭遇到性侵,不懂得保護自己的私密處,讓壞人有機可乘,所以通過兒童繪本的設計也能讓兒童們學習到關于保護自己的一些知識,當代設計師在設計繪本過程中必須放棄傳統設計理念,把我們以往一些難以啟齒的一些觀念擯棄,勇于融入新創新,知識的拓展學習,當然,不管是書籍繪本,還是生活中,兒童的教育還是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桑代克認為游戲也是一種學習行為,遵循效果律和練習律,是受到社會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響。同樣,兒童繪本設計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創新,在繪本設計中,可以融入游戲互動性,提高益智思考能力,讓整個閱讀過程是非常新穎和吸引的。通過兒童的發展心理學來結合研究兒童繪本的藝術特征,能讓我們從中設計出更加適合兒童教育的繪本,這一個方向也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深入去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