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峰
【摘 要】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學生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應采取多元策略從情境教學、課堂整合、師生互動等方面提高學生傾聽、表達等口語交際的能力,促進學生交往交流、文明禮貌等行為方面的提升。
【關鍵詞】 口語交際;能力;交流;合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社會交往和人際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從多元策略進行思考和探究口語教學的技能和方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尋找根源 有效應對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是新課程環境下口語交際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教師要切實根據學生現狀進行分析,以有針對性的采取策略。
1. 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的認識度薄弱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雖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更多的是把口語交際當做口頭作文來對待。
2. 學生欠缺主動交流的愿望
在口語課堂教學上,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這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 對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理解不正確
口語交際是培養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景中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的過程,是以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語文課型。教師沒有準確理解口語交際的實質內容,錯誤的將口語交際當做口頭作文課,沒有發揮口語交際的實效性。
二、多元策略 提升能力
《課程標準》在對“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為此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促進學生語文口語交際的能力。
1. 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教師要樹立準確的師生觀念,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積極營造寬松和諧民主活潑的學習氛圍,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氣氛中產生交流欲望。
2. 挖掘教材 注重整合
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口語交際資源。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師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陣地。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 勇于創新 注重變化
口語交際的形式要富于變化性才能激發學生興趣,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進行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如:講故事、朗誦詩歌、演講比賽等,交際范圍也是多變的,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教師根據內容設計出不同的交際活動形式,會讓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正確理解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質和內容,聯系學生生活,挖掘教材資源,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曾凡根.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 中國人民教師,2017(6).
[2] 劉麗娟. 淺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 小作家選刊,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