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 于冰 張陽
摘 要: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未來能夠適應社會、創造市場價值的重要保證。文章以遼寧何氏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例,分析以市場價值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關鍵詞: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市場的價值導向原意是根據顧客對企業產品價值的感覺及理解程度來制定產品價格。遼寧何氏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以市場價值為導向,就是將教學活動與市場活動或社會活動直接結合,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項目,而是每學期根據教學大綱中目的要求選取實踐基地的真正項目來做;學生的指導教師不再只是學校的專業教師,還包括實踐基地的各項目負責人;成績的考核不再是指導教師根據固定的考核標準進行判斷,還包括了學生在項目完成后能夠創造的“價值”,學生的實踐活動需要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得到檢驗。用真實的市場價值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是與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區別。
1.專業課程中的實踐部分
專業課程中的實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環節,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中理論部分學時為1486學時,實踐部分學時為508學時,理論部分占比約為75%,實踐部分占比約為25%。課程中的實踐項目來源于真實案例改編,且實踐部分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占總成績的比例在30%~50%。
2.集中實踐課程
集中實踐課程總計680學時,分為兩個部分:“管理運營模擬訓練”和“ERP專業對抗實訓”課程在專業實訓室進行學習,“專業(專題)社會調查”“健康教育項目管理實踐”“綜合項目實踐”課程在專業實踐基地進行學習。
“管理運營模擬訓練”(32學時):第4學期開設,課程借助先進的軟件系統進行仿真模擬,使學生在模擬化的環境中以多種管理身份進行互動式實戰操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ERP專業對抗實訓”(32學時):第5學期開設,課程通過游戲模擬和展示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全過程,其基本思想是圍繞市場競爭和市場預測的需求建立企業內、外部各種資源計劃。
“專業(專題)社會調查”(32學時):分別在第2學期、第3學期開設,旨在培養和訓練學生認識和觀察社會能力,課程內容根據教學大綱由專業和實踐基地共同設置,并組織實施教學實訓活動。“健康教育項目管理實踐”(64學時):分別在第4學期、第5學期開設,安排學生到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實踐,參與社區防盲篩查,結合實際情況設計課題,開展社會調查,利用社會調查原理方法及統計知識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撰寫小結或論文;增強學生的預防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為社區人民健康服務的能力。“綜合項目實踐”(160學時):第6學期開設,在實習基地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實地從事項目管理實踐活動,實訓內容以何氏集團公共衛生項目為平臺,安排學生參加國際眼視光-奧比斯項目、國家惠民工程、愛之光基金會項目等項目。
3.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
畢業實習是在本專業畢業實習基地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專業畢業實習大綱規定的內容,畢業實習的成績由實習指導教師通過終期考核完成。畢業論文是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性實踐過程。通過畢業論文,學生能掌握現代管理理論的實際應用,并通過論文的調研和撰寫對本專業的某一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為畢業后從事公共事業管理相關工作打好基礎。
以市場價值為導向的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需要有以下保障措施作為支撐:第一,需要有穩定的實習基地和滿足教學需求的市場項目,為學生的實踐提供教學內容;第二,需要有專業教師和實習基地指導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為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提供有效的指導。第三,需要有來自學校的支持使學生的課程安排與實習基地實踐保持統一。第四,需要有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身心健康。
[1]吳 悅.應用型本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7(9):78-80.
[2]李艷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四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基于對楚雄師范學院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3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