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雪
摘 要:任務驅動以任務為學習主線,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教師轉變為輔助的角色,實施的步驟是提出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很好地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任務驅動需要教師幫助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和任務的結合,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驅動式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任務驅動型教學的首要之事就是將傳統的說教式課堂任務化,而“任務”設計的質量是任務型課堂成敗的關鍵,因此,教師在任務的選擇上要堅持以下三個原則:①趣味性,以激發學生參與任務的熱情;②針對性,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寓教于樂;③挑戰性,有效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比如在學習第一單元“Dream homes”時,教師可以圍繞“掌握重點詞匯、重點句型等基本技能”和“了解不同國家的居住條件和文化差異,并有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團結各國朋友等情感教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任務。該任務可以以“我夢想中的家園(My dream home)”為主題,再依此展開:任務一:Find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then give your idea。任務二:Have a discussion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your dream homes。任務三:Everyone should make a presentation on the dream homes by the different way。這三個任務循序漸進,對學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從基本技能的學習到側重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等,并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達到端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目的。
任務設計完成以后,不要立刻放手讓學生去做,而是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制訂學習策略,明確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去參與、實踐、體驗、交流與合作,組織教學活動,在學習目標的引領下,不斷探索,逐步完成任務。為了讓學生獲取英語基礎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感悟語言功能,增強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做好引導輔助工作,不要打斷學生的獨立思考,而是要啟迪學生發揮聯想,從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建立聯系,主動探索,引導他們分析問題,搜索資料,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比如,設計Fashion Show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的具體過程,并且用英語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展示自己的衣服時可以說:Look at my red dress.It is pretty. Do you like it?在臺下的學生也可以用英語喝彩:Yes,it is good.It is lovely。在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基礎知識,又提升了學習的能力,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了學習的動力。
在“任務驅動法”的自主學習的教學中,語言形式的呈現沒有了,練習也不重要了,但表達突出了。活動越多,學生可理解性的輸入越多,“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不僅在課內,也可以把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成任務延伸到課外。自主學習的主角是學生,因此必須讓學生勇于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做,勇于表現,樂于創造,保證自主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自主學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充當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的發展潛力,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多鼓勵表揚學生,允許學生出錯,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橫加指責,不強令修正,而是指導學生冷靜分析、反思、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反復自主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完成創新自主學習的任務。教師結合學生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創造運用英語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展現學習成果的機會。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大部分教師都已經開始重視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的創新,因為唯有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的創新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發展。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能力,讓其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此外還要善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1]邱旭輝.淺談“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7(10).
[2]劉世萍.淺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