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其忠
【摘 要】傳統的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內容單一只局限傳統的教材,而多媒體網絡資源將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走進了我們的美術課堂,給教學內容帶來更多樣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更吸引中學生的興趣,給中學生更自由地學習和發展空間,拓展了學習領域,大膽的表述自己的見解鼓勵自主學習,也有助于師生間的平等關系,從而創造更有活力的中學美術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資源;激活;美術課堂
一、多媒體使課堂教學更精彩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課堂教學發生了改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教育教學中作為新的教育資源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將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功能帶給中學生生動的直觀形象,并調動中學生學習美術的激情,在現代美術課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資源來進行創新教學,讓中學生在全新的環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多媒體網絡資源激活中學美術課堂的途徑
1.教學情境創設強化學習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某件感興趣的課題,他自然會主動去了解探索,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就學生最好的動力,中學美術課堂上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和吸引中學生的關注和興趣,特別是教學導入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并能主動針對不同角度對美術教學內容進行探索與挖掘,而且該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的心理活動也能帶動中學生更加高漲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上初一上冊第二課《卡通故事》,本節課是圍繞著卡通畫來展開的,關鍵是幫助中學生在卡通畫學習中加強對卡通繪畫的興趣來開展,這時候教師可以很好的利用聲情并茂的動畫形象的視頻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導入本節課的主題,當然教師可以先設置問題,讓中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思考導入卡通畫教學,并一步進行教學活動??梢匀轿徽故菊n堂教學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中學生對美術課堂學習的欲望,從而提高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絡資源能使美術作品的形象更生動,與美術教材中的美術作品形成一種動靜結合的美感,在美術作品中學生能發現自己的興趣點,造成一種視覺的沖擊力,便于創設教學情境的也強化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網絡,拓寬學習領域
傳統的美術課堂常常是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時間,而多媒體網絡資源走進美術課堂后,中學生能夠利用網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溝通,而且網絡資源能夠使所觀察主體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地在中學生面前得以展示,從視、聽覺方面同時刺激多種感官,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中學生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中學美術教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以為中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美術資源,來促進中學生的理解。美術教學就是不該單單局限教材內容的學習,我們要整合教學資源與課程標準之間的關系,當然多余的資源也不利于中學生的學習,反而會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需要整合多媒體資源拓展中學生的學習視野,多媒體網絡資源常帶來大容量的信息,它包含動畫、圖片、影像、聲音等各種多媒體資源的形成,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更有助于中學生發現和探索美。例如高中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三課《托物寄情》,本課要求中學生把握美術作品的象征意義和隱喻表現手法的使用,畫家間接和含蓄表達自我,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來了解更多美術作品的自我表達,了解畫家的“言外之意”,教材中可提供中學生欣賞的學習的圖片有限,而且也很少與教材相匹配的教學掛圖,因此缺乏鮮活的形象展示,我們可以拓展地方課程的特色,利用網絡挖掘和探究宋末名人鄉賢鄭思肖(福建連江人)《墨蘭圖》進行教學活動,通過網絡資料更加深了解鄉賢鄭思肖的《墨蘭圖》是如何通過筆墨抒發心中的逸氣和和自我的一種品格,讓中學生感受我們家鄉的名人鄉賢情懷,有助于強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此時多媒體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就很好應用上了,教師可以課前作業的形式布置給中學生,讓他們網上搜索資料,另一方面教師也在備課中可以收集并整理教學內容以及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3.利用網絡,鼓勵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傳統單一的傳統評價方式讓中學生在美術課堂上與教師互動更積極,采用多渠道的評價方式,引導中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自評、互評等多元評價模式,課堂上教師更多以鼓勵性的評價,讓中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感興趣東西,在美術課堂上找到一些更適應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此外,多媒體的利用可以讓中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起到輔助作用,幫助中學生提供多樣化信息資源,當然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大量美術資料的搜集與查閱,也提升了中學生的涵養和審美水平,開發了中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就初一上冊第五課的《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一課,課前可以讓中學生查閱相關背景知識和民間藝術特色等,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總結分析歸納,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的方法提高對民間藝術的認識,探討創作的方法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效的評價方法并利用多媒體展示其他班級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作業,讓中學生大膽發表自己有個性的見解。多媒體讓中學生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喚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與熱愛,學習領域的拓寬也有助于開拓中學生的視野,繪畫中更容易找到靈感,體現作品獨特的美感。
4.利用網絡,美術課堂生活化
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經說過“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這種思想體現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今天也還具現實意義,我們學習美術不只是學習美術技能,更應該提高到美術的社會文化上,學生也會覺得有趣,才會積極探索這門美術課程,美術課堂教學不局限于課堂的教學之中,也應該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讓中學生想象更大膽,生活中更仔細觀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美術作業中表達出來,在平時的日常生活更有助于中學生發現和探索美,例如初二上冊第二課的《公益招貼設計》這一課題,教學的目標是中學生通過學習公益招貼設計,能了解設計方法和要素,設計初步具有形式美感的作品,關鍵是加強關愛生活體驗生活,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素材整理素材,利用多媒體結合現實的生活場景進行練習和想象創作表現切合現實生活的公益招貼畫,并能在欣賞中大膽表述見解,形象地表達意境,也體現了學生關愛生活,在生活中能更仔細觀察和體驗生活。另一方面在多媒體的運用過程中。也能讓中學生掌握了解先進的科學技術,學會用此來解決,遇到的問題,讓網絡資源走進生活。
5.網絡促使師生關系平等
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往往是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為中心,中學生缺少更自由地表達自己主見與想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以促進中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今天的師生關系以一種平等關系的環境中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可以利用網絡與中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還可以搜集中學生感興趣的方向進行研究探索,鼓勵自主學習方式。讓網絡資源走進美術教學,帶來的不僅是大量的教學資源,而且開放的教學資源給師生之間同樣的發展空間,教師在教學上扮演的不再是傳統課堂上的授之以“魚”的角色,而是慢慢轉變為授之以“漁”的角色,中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完成作業任務后,教師對中學生探究討論的結果作出科學的指導。多媒體網絡資源帶來的自由學習空間,以及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與中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小結
多煤體具有聲像并茂、信息豐富、直觀形象等優勢的動畫、視頻以及圖形、文字等的信息,而且其靈活的展現形式可以滿足教師在教學中的各種需求,在中學美術課堂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資源來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可以全方位展示課堂教學主體,激發中學生對繪畫學習的欲望及對繪畫主體的興趣;多媒體網絡資源可以充分將美術作品的意境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開拓中學生的視野,調動中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針對不同角度的美進行探索與挖掘。網絡資源走進美術教學,給了師生雙方廣闊的發展空間,靈活應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充分激活了中學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曹麗麗.反思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年10期
[2]楊志誠.淺談多媒體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教育版,2012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