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外交流日益頻繁,涉外企業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因此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加強英語應用人才的培養,是實現雙贏的重要舉措。本文將簡單介紹現階段校企人才合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推動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涉外企業;高職院校;英語應用型人才;策略
十九大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因此涉外企業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顯著提升。高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同時涉外企業經營范圍的擴大也需要英語應用型人才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由此可見,加強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合作,有利于實現雙贏局面。
一、現階段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在英語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應用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
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使得國內企業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并展開國際合作,在應用型英語人才需求缺口的推動下,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開始共同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應用英語教學仍然聚焦語法知識的教學,對涉外商務禮儀以及文化等方面較少涉及,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英語應用能力較弱,并不能滿足涉外工作要求。
(二)當前應用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缺乏深度
現階段,涉外企業以及高職院校在英語人才的培養上處于低層次,雖然兩者都具有合作意向,但是由于對人才定位的差異化,導致雙方并未進行深度合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高職院校主要面向社會以及企業培養相應人才,由于企業類型具有差異,高職院校無法針對每一企業進行人才培養;第二,雖然涉外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實現了人才的輸入,但其專業化程度較低,往往會面臨崗位不匹配的情況,最終會影響涉外企業對高職英語人才的聘用。
(三)師資力量薄弱,英語教學成效較低
涉外商業活動涉及諸多方面,比如口語表達、商業談判以及合同簽訂等,因此涉外企業要求英語應用人才需具備一定的國際視角和商業意識。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并未得到相應地的訓練,這是因為英語教師整體素質偏低,部分教師注重英語理論知識的教學,人為忽視對學生進行英語應用能力的訓練,同時并未設置商業場景,引導學生進行實戰模擬,導致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嚴重缺失,影響職業能力的形成。
二、推動實現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培養英語人才的有效策略
(一)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建課程,整合教學和行業資源
無論是涉外企業還是高職院校都將培養高素質英語應用人才作為實現“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標。但現階段英語教學所涉及的課程資源較為分散,缺乏整合機制,導致人才培養與既定目標出現錯位,因此涉外企業和高職院校必須共建英語教學課程,并在課程設計、優化以及實施層面不斷完善,滿足企業與社會實際用人需求。
(1)多方調研人才培養需求,明確培養目標。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需要充分溝通,積極調研,與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座談,并結合涉外企業以及高職院校自身條件,將培養目標予以明確,值得注意的是,在構建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向目標向職業技能以及英語能力傾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構建豐富多樣化的校企合作課程模式。校企合作課程模式既要符合涉外企業的崗位需求和業務內容,也要滿足高職教育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構建課程模式時,要將英語語法、口語交際、涉外商業以及人文知識進行樹立,這樣才能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和行業資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轉變實踐教學理念,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隨著涉外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的深化,點對點的人才培養成為未來應用英語專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積極轉變實踐教學理念,挖掘學生能力傾向進行針對性的能力培養。
(二)涉外企業應積極參與人才培養進程
作為用人單位,涉外企業的崗位設置對高職院校英語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崗位職能模糊,會人為造成崗位不匹配的情況。因此對于涉外企業而言,應該積極參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當中,涉外企業應該兼顧課程建設以及時間教學,并對目標學生進行有效跟蹤,觀察其綜合能力的提升。企業的用人需求在一定程度是代表了社會需求,所以涉外企業要對行業用人需求進行整理,構造數據模型,這樣才能讓院校進行特定的技能培訓。此外,涉外企業在教材開發方面也應該進行嘗試,基于業務需求完善教材內容,促使教育資源能夠更充分的利用。由此可見,涉外企業應該強化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力度和深度,這樣才有助于構建健康的人才培養環境,讓涉外企業崗位需求分析更加精準到位。
(三)加強雙師型師資的建設
在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較低,導致其在教學過程并不注重對實踐能力的訓練,而將教學重點聚焦于語法學習,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職業能力并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甚至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對于企業而言,可將業務能力出眾的員工派往高職院校,向學生介紹業務以及市場最新的發展狀況,同時對涉外企業的實踐教學進行專業指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驗證所需知識或者技能的適用范圍。此外,高職院校也應該號召英語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主動參加涉外企業實踐活動,平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才能提升英語教師的綜合能力,打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三、結束語
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促使涉外企業以及高職院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基礎,將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為此只有通過共建課程、涉外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進程以及加強雙師型師資建設,才能進一步推動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朱曉偉.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途徑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04):138-140.
[2]常小全.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英語廣場,2015(09):113-114.
作者簡介:謝莉,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人力資本專用化視角下企業參與高職應用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5C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