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翠
摘 要:小學語文是豐富學生思想內容、文化內涵和文學常識的一項基礎課程,以學生為本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著眼點和立足點,將語文教學過程視為學生與教師對話、溝通。資源共享的具體活動,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積極投身與語文學習,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聯系,讓語文學習更加有效。文章從課堂教學實際角度出發,對如何通過相關措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全面闡述,旨在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整體教學效果及質量,升華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有助于減輕學生負擔。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加大學生素質培養力度,課程改革主要目的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新課程背景下,這一目標的實現,需從課堂教學入手,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及理解能力。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策劃者及實施者,從傳統主體地位轉變成引導性作用,精心設計課堂內容,鉆研有效的、新穎的教學方法,以一種新的方式便于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另一方面,有助于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與教學質量兩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相互統一、相互協調。針對這一教學理念,教師除了要合理掌控教學進度,同時還應深入研究分析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疑難點,探尋有助于學生學習吸收接納的教學方法,把握課堂教學節奏,注意輕重緩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逐漸產生代入感,全神貫處于語文學習中來,并且通過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案例教學、個性教學等,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課堂有效性,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化發展。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一)創設師生互動、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若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應打破傳統枯燥乏味、單調無聊的課堂氛圍,通過環境活動的創設,調動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樹立為學生多方面主動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和立足點,突出“加強對話、注重應用、增強能力、提高素質”的教學過程,為學生積極探索和發展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促進語文課堂中師生交互性與延展性,有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親密性,消除師生之間隔閡,增進感情交流。因此,學生作為課堂一分子,有義務盡到活躍課堂氣氛的責任,通過個人效應感染周圍其他學生,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學互動,為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與初高中學生不同,小學生在思想意識及對外界認知尚處于積累增長階段,其積極性主要表現在學生是否存在積極主動學習的意念,是否自愿加入語文知識探索行列,積極性越高,越有利于課程教學成效的實現。“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職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個火藥”,這句話是前蘇聯教育學家蘇姆霍林斯基的教育箴言,其中提到的“點燃”,指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學生興趣能否被有效激發的關鍵。教學過程中保留一定的懸念,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激起學生深入探索欲望,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課堂有效性的第一階段。
(三)有效利用多媒體,促使課堂豐富多彩。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使教學由平面走向立體,使教學直觀形象化、多元立體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打造高效課堂。多媒體教學軟件和網絡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資料,創設了豐富有效的教育情景,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而且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網上資源豐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方便地將網上有用的資源整合到教學中去,擴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利用多媒體出示有趣味性、層次性、針對性的練習,配上輕松的音樂和畫面,就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總結新知識。
(四)創建充滿關愛與尊重的學習氛圍。當學生對學校產生自豪感、榮譽感,充分意識到自身在學校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和諧教學氛圍的創建。首先,教師應站在學生角度對語文教學進行思考,針對學生不同個性,運用不同的方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對學生所取得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化,教師應按照學生不同層次等級,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充分為學生提供有效展示自我的平臺。其次,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各種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合作過程中,挖掘自身不足之處,積極吸取他人優點,學習優秀學生學習方法及學習方式,以有效彌補自身不足。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充分的贊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進行實時關注,使學生能夠感到被信任的感覺,促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活躍學生學習思維,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影響課堂效果的因素來自吧托尼蓋方面、如,學生個體、教師隊伍、教材內容、課堂環境等,這些制約因素的存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以理論教學為指導,在不斷反復實踐和反復總結過程中,對教學過程及方法進行完善優化,合理運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促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謝孝禧,王學新,李奇磊.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