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如何做好高校網絡輿論引導成為新的課題。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手段、采用多種媒體同時發布信息的方式、開展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思想和輿論引導,為社會、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新時代四有青年。
關鍵詞:網絡輿論引導;新時代;新媒體;創新;高校
隨著網絡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電腦、手機的全民普及,以及網絡的全面覆蓋,當代大學生接受信息的來源和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已不能滿足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需求。新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的一部分。新時代,如何做好高校網絡輿論引導成為新的課題。
在今年4月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1]
習總書記的講話為高校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沃土,不僅要在學業上給予同學們充足的養分,還要在思想上給予他們積極健康的引導。本文將圍繞新時代高校網絡輿論引導采用什么形式、方法、手段,才能更好地發揮高校的育人功能,實現立德樹人展開探討。
一、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
避免一板一眼的說教式,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傳播正能量。中央電視臺近幾年推出的一系列電視節目就是很好的例證。“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加油向未來”“中國謎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一經推出,深受觀眾喜愛,好評如潮。這些節目有弘揚傳統文化的詩詞、成語、謎語類,有普及科學知識的,有人文教育類,從節目編排、內容設置,都與傳統的歌舞類、明星真人秀等娛樂類欄目不同,似一股文化清流滋潤著人們的心靈,涵養著人們的文學、文化、科學素養。高校輿論引導工作可從中借鑒,在形式上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河北農業大學自2014年以來推出“農大好故事”欄目,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學校專家、學者、教職員工、同學們的先進事跡,有“太行新愚公”李保國、全國模范教師杜國強、壩上精準扶貧專家張立峰、大洋彼岸學成歸來的農大學子、標桿校衛劉博文等,從享譽全國的先進典型到堅守平凡崗位的教職員工,從白發蒼蒼的學者到青春洋溢的學生,從細微處挖掘人物的閃光點,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發現身邊的感動。欄目兼具思想性可讀性,至今已推出60多期,受到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和喜愛。
二、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手段
隨著科技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我們已經步入讀圖時代。單純的文字和圖文并茂相比,人們自然選擇后者。圖片生動形象,具有視覺沖擊力、明亮鮮活的色彩,能夠賦予文章直觀的解讀,相比而言,純文字顯得枯燥、沉悶。視頻將娛樂性、教育性完美結合,在高校輿論引導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網絡和新媒體在圖文、視頻傳播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高校可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校園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傳播圖文、視頻信息,起到更好的輿論引導效果。打開清華大學的校園網主頁,頁眉的大圖闖入視野,鎖定你的眼球。從點擊量上來看,首頁大圖新聞、小圖新聞和未鏈接圖片的新聞數值依次遞減,從上萬到幾千,再到一千左右甚至幾百,這一現象在高校網站中普遍存在。微博、微信將圖文結合、視頻應用到極致。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的阿卡版《青春大概》MV于2018年5月1日于微博、微信同步推出,5月2日微博的閱讀量達到300多萬,微信達到10多萬,網絡媒體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令人贊嘆。
三、發布方式可采用融合多種媒體的“組合拳”方式
在校園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同步推出相關信息,以滿足大學生的不同閱讀習慣,同時集中優勢力量加強輿論引導。以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為例,自3月底,北京大學各校園媒體陸續推出文章,營造校慶宣傳氛圍。校園網、微信、微博陸續開設專題網站、發布校慶主要活動、推出系列專題報道等,從各個層面展現北京大學厚重的歷史傳統、文化傳承、精神氣象。社會各界對此予以極大關注,5月2日至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頭版頭條相繼報道。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2]
四、可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
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在各種網絡媒體進行直播,寓教于樂,廣泛傳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借助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組織一些活動,可以調動廣大高校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廣泛參與進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方針,進行思想和輿論引導。
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滋養大學生、滋養校園,就能營造風清氣正的高校網絡空間,為社會、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新時代四有青年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央網信辦:習近平: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2]新華網: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 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3]新華網: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精神家園.
作者簡介:楊曉麗,河北農業大學。
注:1.本文系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會2017年度課題,名稱:發揮官微影響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編號:GXDJ2017B024。2.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農業大學黨建理論研究課題,名稱:新形式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應用研究探索,編號:DJ20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