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既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又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所以對于高校來說,應該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進行重新審視,并采取相關策略來增強安全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從安全教育重視、安全教育方法以及安全教育體系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基于“互聯網+”時代高校安全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學生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現狀
(一)缺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
從現階段高校的學生安全教育情況來看,學校普遍缺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導致相關制度不完善、經費投入不足。在安全教育經費方面,多數學校都沒有成立專項教育資金,限制了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學校也并沒有將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納入到學生的課程教育體系以及成長教育體系當中,也就是說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多數情況下都是臨時的,屬于不定期的教育,因此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二)安全教育方法比較落后
對于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來說,教育方法比較落后,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說教以及知識宣傳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例如在宣傳欄張貼安全教育知識、開展安全教育班會、舉辦安全知識講座以及輔導員說教等等。這些教育方法缺少創新性,并且教育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交通、心理健康、防火以及財產安全等方面,缺少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比如網絡詐騙、網絡陷阱、網絡暴力等等。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在心理以及思想等方面很容易受到網絡中各種信息的影響而出現一些問題,如果高校缺少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那么就會給網絡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機,為學生的安全埋下隱患。另外,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灌輸,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缺少相應的安全教育實踐,降低了安全教育工作開展的效果。
(三)安全教育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多數學校都缺少完善的安全教育體系,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方面,多數學校都比較注重對新生的安全教育,缺少對老生的安全教育。而且在安全教育過程中,通常都是老師講授,學生缺少相應的安全教育教材,限制了對學生安全教育技能的培養。另一方面,多數高校都沒有設置相應的安全教育課程,即便是一些高校設置了該課程,也只是一種輔助式教育,并沒有將安全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四年學習生活當中,多數情況下都只是在發生安全事故之后,才會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力度。這種教育機制的應用,降低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統性與規范性[1]。
二、基于“互聯網+”時代高校安全教育策略
(一)增強對安全教育的重視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要想增強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就必須增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視,尤其是網絡安全教育工作,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對安全教育機制進行完善,并做好安全教育人員的培訓工作,進而為后續的教育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二)創新安全教育方法
傳統的安全教育方法已經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的安全教育需求,所以高校應該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提高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興趣。首先,高校可以定期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活動,比如防火知識競賽、防網絡詐騙知識競賽等等,并設置相應獎項,通過競賽活動營造一種安全教育的氛圍,進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其次,高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安全教育實踐活動,比如可以舉辦防火演練活動,向學生介紹逃生技巧以及火災撲救方法等,進而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技能,讓他們在出現事故之后可以從容應對。最后,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也需要對互聯網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對安全教育平臺進行完善,并通過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安全咨詢活動等,進而豐富學生的安全教育形式。同時高校也可以對信息交流平臺進行完善。將學生、班級、保衛處、院系以及學生工作處等融入到該平臺當中,并通過該平臺對安全教育知識以及校園治安情況等進行及時發布。另外,各個學院也應該對本院的微信平臺進行完善,為平臺設置相應的安全教育專欄,再通過該平臺對安全教育視頻以及安全事故案例等進行發布,通過新媒體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進而增強安全教育效果。
(三)完善安全教育體系
一方面,高校應該對新生、老生等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引入公安干警,對安全教育隊伍進行完善,通過小班授課的教育形式,借助多媒體為學生介紹真實的安全事故案例,在吸引學生的基礎上,增強他們對安全常識的了解,例如網絡安全知識、防傳銷知識、防詐騙知識等等,進而對各種安全事故進行有效避免。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對安全教育教材進行編制,確保教材的知識性、實用性以及趣味性,并且教材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聯系,可以在教材中引入一些案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對案例進行點評及分析,實現案例和安全教育知識的有效結合,并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同時,為了增強安全教育效果,高校也可以將安全教育課程融入到學分管理當中,進而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與重視度[2]。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對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進行重新審視,增強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通過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教育實踐活動以及互聯網平臺利用等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構建“互聯網+安全教育”的思維,對安全教育體系進行完善,進而增強學生安全教育效果,實現學生、高校、社會以及國家等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妮.關于大學生網絡安全與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9(7):256-257.
[2]粟道平.加強安全教育 促進校園和諧——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7,21(4):141-142.
作者簡介:張琪(1969—),男,漢族,本科,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