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音樂教學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理解能力及藝術感知的能力。奧爾夫音樂是高校音樂教學領域中發展最為迅速、使用范圍最廣的音樂教學體系之一。備受高校音樂教師的青睞,并在音樂課堂上取得顯著成果。奧爾夫音樂主要通過聲勢節奏績融合音樂元素進行教學,具有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及創造性的優點。教師在采用奧爾夫音樂進行教學時,可將歌曲、語言及動作融入到奧爾夫音樂中,充分帶動學生積極性,提升音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創造力的發展。為此,本文將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啟示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如何構建具有多元化及富有特色的音樂教學是當前高職音樂教育中主要探討的問題。在現代音樂教育世界化、思維創新化及多元文化等理念的影響下,音樂教育引入西方音樂是高職音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并且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我國高職音樂教育也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極大滿足了學生對音樂的需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該體系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訓練教學模式。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通讓學生接觸音樂實踐,慢慢喜歡上音樂,并讓學生散發思維能力,將自身的想法與音樂相互融合,并與教師進行創造性音樂活動[1]。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具有的典型特征利于學生培養想象力及創造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顯著作用。
一、對高職音樂教學方式的啟示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旨在通過與音樂相關的元素進行核心應用教學。更多注重的是對朗讀、演唱、舞蹈、表演等相關因素的融合及自然音樂的應用。在加深學生感知力的同時,讓學生不再依靠聽的方式去感受音樂,而是通過動作、語言表達、舞蹈等方式去全面的詮釋音樂富含的情感及思想。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音樂教學不能僅僅教導學生學習本民族音樂,還應與世界各國的音樂相互融合,學習不同音樂展現出的音律及節奏,滿足高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例如教師在給學生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這首著名曲目時,教師可通過動作、語言及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并結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聲勢和基本形體動作訓練節奏,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通過多聲部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在唱、賞、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才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高職音樂教學水平。
二、對高職音樂教材的啟示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教材的選取上,并不局限于固定的曲目。教師在引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時,可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取教材,或者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演自編音樂教材,這與傳統的音樂教學中統一性及權威性的教學理念有所不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運用質樸的古老民謠及童謠,并將民間樂器融入其中,而這種教學方式更適用于我國這個民族眾多、地域廣闊的國家[2]。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就可將民族文化融入課堂,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及思維能力。教師還應對民族文化的含義及內容進行多方位了解,并合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設備,將民族音樂及舞蹈的創作背景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創作激情,從而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啟示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高職音樂教學的目標也逐漸轉變為提升學生創造力及創新能力。創造力與創新能力是推動高職音樂教育的動力,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并貫穿于整個高校音樂教學中[3]。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演講、朗讀、情境假設及配樂訓練等多種方式將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意識,并拓寬學生思維能力,最終提升音樂教學質量。以《歡樂頌》為例子,讓學生按照編詞、彈唱、舞蹈等方式進行分組,并準備好相應的準備工作,讓每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表演《歡樂頌》所表達的含義,展現這首曲子中人們歡樂的氣氛。為提升學生對自身的認可,教師可在學生表演完畢后給予評價并表揚。學生通過活躍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習音樂的熱情,通過對曲目的排編表揚等活動,體現音樂情感的表達,潛移默化的提升創新能力及音樂實踐能力。
四、對學生感知理解力的啟示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藝術感知是學生學習音樂曲目、演唱、樂器或表演的基礎,學生若不具備感知能力,在對歌曲的表演、樂器的演奏上就會缺乏情感,不能將其蘊含的意境及情感基調很好的表現出來。教師在引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時,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靈敏度為目的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播放帶有小溪的流水聲、夏季蟲鳴或秋風吹動野草等自然聲音的輕音樂,幫助學生感受音樂中的情景,并達到心境無物的狀態。最后讓學生對需要鑒賞的曲目進行學習。學生通過之前的狀態,感官就會更加敏銳,在鑒賞曲目時,便會明確的感受到曲目所要表達的情感,并感悟發到曲目創作的背景,音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五、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具有參與性、內容元屬性、實踐性等特點,是一種開放性的音樂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受到傳統理念教學的限制,能幫助學生散發思維及學習音樂的潛能[4]。教師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啟發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遵循各種客觀規律,將枯燥乏味的音樂課堂轉變為生動、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最終促進我國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輝.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J].教育,2017(01):139-139.
[2]羅鴻敏.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意義探析[J].戲劇之家,2017(09):260-260.
[3]荊甜甜.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方文學旬刊,2017(02):161-161.
[4]吳玉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探討[J].戲劇之家,2017(02):223-223.
作者簡介:韓紅娟(1974—),女,回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手風琴,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