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有利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以幾何和代數兩個模塊為主,而要想學好幾何勢必需要學好圖形。事實上,幾何和大家的實際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由此可知小學數學圖形和教學的重要性。隨著不斷更新的科學技術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微課為代表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全范圍的推廣和應用。對微課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微課;小學;教學;圖形與幾何;教學模式
一、微課的概述
1.微課的內涵
微課,主要是以學習論的建構為基礎,從而得以實現網絡線上和課堂線下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教學模式。微課內容涉及范圍廣,幾乎涵蓋了所有“微小”的教學模式,現階段一些教育人士更傾向于將微課看成是形式各樣的精短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的集合名稱。其中微視頻為微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達到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且視頻時間都是在十分鐘之內,短小精悍是其的顯著特征。微視頻所拍攝的內容以教學中的難點或重點內容為主,教師通過拍攝的方式將這些內容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微視頻中更有所側重地學習。
2.微課的特點
短小精悍作為微課的主要特征,正好有利于教師利用這一特征,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最短暫的時間內讓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或錯誤得到及時的解決,因此在具體應用微課時,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并不是所有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而是教學中的難點或重點知識點等,由此對比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課堂可知,微課教學不但可以突出并明確學習內容,而且還讓原本分散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凝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以微視頻為主的微課不但可以突出并明確學習內容,而且還有著非常強的互動性,無需像以往傳統課堂教學一樣大篇幅贅述,這樣一來在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基于微課下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教師以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圖形的運動模塊教學內容為主,通過利用微課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平移與旋轉的內容進行了重點的講解。物體在運動的過程中,以平移和旋轉為兩個重要運動方式,但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因為良好的空間意識還未形成,所以在面對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學習內容時會比較吃力。基于此在講解時如果全部依賴課本和教材,并不可以獲取顯著的學習效果,而這個時候教師采取微課的教學方式,則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這主要是因為在十分鐘教學視頻中教師可以將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壓縮在其中,然后插入相關的動畫,幫助學生很快地掌握難點知識。教師在制作平移和旋轉的微課視頻時,通過利用動畫制作軟件和變焦特寫鏡頭設計了一個動畫視頻,在這個動畫視頻當中,可以看到一個人手正在將水龍頭擰開放水,這個時候教師按下了暫停鍵,并用紅色的箭頭標明了人手旋轉的方向,同時在旁邊配以清楚的文字用來介紹旋轉的知識點,也就是當物體緊緊圍繞某一個方向并做圓周運動時,即為我們這里所講的旋轉,教師通過讓學生觀看這個視頻,可以讓學生明確旋轉的中心、角度和方向為影響旋轉的主要因素。這個時候教師再次播放該動畫視頻,在水龍頭一直放水時教師再一次按下暫停鍵,此時還用紅色的箭頭標明水流的方向,并且用平移運動的且比較顯眼的文字配在其旁邊,教師在這期間也一并標明平移運動的知識點,其實平移主要就是指圖形上所有的點均根據同一直線方向做同等距離的移動,而一直向下流動的水,也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圖形不會因為平移而改變形狀和特性。通過對微課視頻的利用,不但可以活靈活現地將平面原本抽象的知識點展現給學生,同時還以其醒目的字體和豐富的畫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在微視頻的最后時間內,教師可利用圖表的形式,分別比對平移和旋轉定義、運動特征之間的區別,迅速帶領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加強,并向學生展示了很多和我們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要求學生對這些物體的運動進行判斷。最后在微課視頻中教師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知識點,分別寫出六種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平移和旋轉。教師在平移和旋轉的微課中,并不是采取以往大篇幅講解的方式,而是將此模塊重點內容都濃縮在了這短暫的十分鐘內。并且利用動態化和豐富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及時消化和理解重點和難點知識點。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效率在得到明顯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優化。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微課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利用,可以讓學生在用時最少的基礎上,有效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運用短小精悍的動態教學視頻,可以活靈活現地將平面圖形更立體化地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空間意識,進而更好地學習小學數學。
參考文獻:
[1]林巍.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作業輔導中的開發應用[J]. 中小學電教,2017(Z1):80-83.
[2]丁曉彤.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7(5):71-7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