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坤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德育逐漸成為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青少年才能夠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勇往直前,無所畏懼。這種德育的培養,不僅依靠學校,還需要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老師要教育學生,家長們要影響孩子,作為社會要時刻彰顯出德育的重要性。首先分析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再闡述如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的小學德育的模式。
關鍵詞: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模式
小學德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學校的德育使得同學們認清自身的毛病,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家庭的德育則是以影響為主,家長是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家長要發揮好榜樣的力量,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孩子的德育。社會則是學生在以后生活中將德育呈現的最終場所,而且學生要時刻以社會的德育為導向。只有做好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學生才能夠受到良好的德育。
一、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1.學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本質上來看,學校最看重的還是升學率,只有升學率高,這個學校才是一所好學校。其實不然,德育才是教育中更為重要的一部分。無論各個行業,做人才是最基本的。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品德比能力重要。因此,學校加大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加大對人才的德育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為國家作出貢獻。
2.家庭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更多的家長注重孩子的物質要求,在德育方面的教育較少,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價值觀有所缺失,難以建立一個完整的人格。除此之外,家長更愿意讓孩子們多學習一些奧數知識,開拓孩子的智慧,雖然沒有錯,但是家長也要意識到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比聰明的大腦要重要得多。
3.社會在德育方面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上更多地呈現出浮躁與不安,而且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深刻沖擊著孩子的身心。例如: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沉迷電子游戲的現象,還有一些拜金主義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更有甚者將網絡上的謠言大肆宣揚,總是對一些負面事情進行報道,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們對事件的真實看法,更會影響孩子們價值觀的建立。
二、如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
1.從學校方面來說
學校作為教育學生的最核心陣地,在培養學生德育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作為學校來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加大力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處于首要位置的“德”,更加說明了學校德育的重要性。為促進學生的德育,學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具體表現為:(1)從思想上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以德育為主。學校應該轉變以往的教育方式,將以前的應試教育轉變為以德育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方式。當然,以德育為主不是摒棄基礎的教育知識,而是有所側重,有所改變。只有逐步培養出一個學生的正確人格,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學有所用,而不是無所不用其極。(2)從小事培養學生的德育,將好的習慣融入日常的生活當中。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可以去敬老院送溫暖。在敬老院送溫暖的過程中使學生懂得了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3)學校開展心理教育課程。在心理課程中懂得德育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出學生的健全人格。
2.從家庭方面來看
俗話說:家長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提高孩子的德育,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具體表現為:首先,家長要改變以往的狹隘觀念,提升自身的素質。也就是說家長應該認識到德育才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學數理化,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關鍵。除此之外,家長也要不斷充實自己,與時俱進,不能用傳統的觀念教育新時代的孩子,要不斷學習新鮮事物,積極主動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才是培養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一些家長還愿意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在外出差賺錢,缺失了大量的與孩子交流的時間,這都是不可取的。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德育是至關重要的。
3.從社會方面來看
作為人類活動的主要陣地,社會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想要培養學生的德育,社會也要發揮積極正面的力量,要做到幾下幾點:(1)凈化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弘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例如:一部好的影片也能夠影響學生的德育,《戰狼》系列的電影其實是適合學生觀看的,在電影中有勇敢,還有愛國主義情懷,這些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2)政府也可以加大對德育的投入,對一些貧困地區增加一些圖書館、娛樂活動中心等,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我國德育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進步,但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無論對于學校、家庭還是社會來說,都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發展德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國的建設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陶啟棟.“三會”與科學發展觀:試論素質教育的實踐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
[2]張詠梅,吳克平,張燕梅.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J].考試周刊,2013:46-47.
[3]歐陽,海巖,馬健.小學與社區德育互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D].廣州大學,20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