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哲
摘 要:現階段的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小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心理健康問題,多數學生在人格發展、人際交往、生活學習、性格態度等方面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及學習水平,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團體輔導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途徑,文章針對團體輔導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團體輔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價值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實施團體輔導能指導學生通過相互分享及展示逐漸認識到困擾自身的問題并不是自己獨有的,消除學生們的自卑感及孤獨感,減輕學生們的心理壓力,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釋放情緒,改變對學習的認知及抵抗的態度,建立學習的自主性,認識自身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團體輔導還能幫助學生們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與其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團體輔導過程中,學生們能從多方面了解自我,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及意識,在教師的幫助下更好地解決問題,勇于面對自己,與他人積極交流,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處理好人際關系。此外,團體輔導還能提高學生們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們健全人格,通過集體式的活動、游戲及學習等讓學生們逐漸改變自身不足,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及學習,逐漸在團體輔導過程中認識自己、評估自己、改善自我,促進學生們完善人格的形成。
1.營造和諧輕松的團體輔導氛圍,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
以往在一對一的輔導過程中,心理輔導教師很難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很難讓學生們放下心理戒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得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但在團體輔導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輔導氛圍,通過開展實際的團體輔導活動讓學生們在開放及愉快的環境中忘記自身的問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活動中,放下心理防備,全身心投入團體輔導活動中去。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營造符合學生們學習需求的環境,在團體輔導過程中給予學生們肯定、鼓勵及引導,逐漸幫助學生們建立自信,緩解學生們的不良情緒。
2.清晰定位角色,把握好團體輔導的時間
在團體輔導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明確自身在團體輔導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明確自己并不是一個教師也不是一個心理治療師,而是一個傾聽者及引導者,在團體輔導過程中應站在學生們的角度傾聽學生們的困擾及疑惑,站在學生們的角度看待問題及分析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們發現問題并自我解決問題。此外,在團體輔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現及醒悟,合理安排課程,達到相應的輔導效果,讓學生們認識到團體輔導的真正意義。
3.在團體輔導中進行分組,提高團體輔導的有效性
在開展團體輔導過程中,教師應將存在共同問題、共同特征及面臨相同困擾的學生合理分類,使得同一團體具備相關的特征,教師在進行團體輔導的過程中能夠針對學生們存在的共同問題及疑問設計及制訂針對性的輔導方式及溝通交流方式,從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出發,準確將學生們存在的共同問題解決。此外,在團體輔導過程中實施合理分組還能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輔導壓力,有效避免有不同問題的學生在同一團體輔導過程中出現新問題的現象,防止更加復雜的情況發生,合理快速且準確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勇于直面自己的問題,并擺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及想法,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及綜合素質的發展。
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及家長必須重視學生們心理健康的培養及糾正,學校應通過實施團體輔導的方式緩解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勇于面對自身問題,并積極主動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及綜合素質的發展,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1]郭兆慧.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中小學的應用及發展[J].新校園(上旬刊),2015(7):154.
[2]楊靜宇.繪本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課中的運用[J].學苑教育,2017(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