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梅
摘 要: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認識同樣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給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導致課堂實踐教學開展難度大,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文章結合當前大學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現狀,以MOOC為依托,對教學理念進行了創新,希望能夠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MOOC;實踐教學;理念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教學理念陳舊
實踐教學可以分成三個不同層次,一是課堂實踐學習,二是校園實踐學習,三是社會實踐學習。思政教師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促進其思政素質的提高。但是當前,很多思政教師的實踐教學理念陳舊,認為實踐教學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可能出現安全問題,因此缺乏教學積極性,導致思政課堂實踐教學淪為一種表面形式。
2.不重視學生個性
當代大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他們在即將走上社會的情況下,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也呈現出空虛、叛逆、好奇等心理特點。在大學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中,學校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多是話劇、辯論等,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需要在課下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實用性和操作性不強,而且教師提出的很多問題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忽略學生個性的情況下,學生往往只能進行應付性回答,出現“課上不想聽,課下不想學”的現象[1]。
3.忽略綜合素質培養
素質教育強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互結合”。但是在大學思政課堂實踐教學中,采用的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過分關注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甚至根本看不到學生主動參與的情況,即便組織了一些課堂實踐活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因為次數過少,無法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注重實踐教學
思政課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出于政治敏感性考慮,很多教師都會刻意回避一些社會問題,而這樣很容易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思政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從原本重理論說教轉變為重能力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際與應用層面,可以選擇MOOC、微課教學資源,配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在實踐教學完成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為思政課注入新的活力。
2.強調學生主體
與傳統思政課以教師為主體不同,MOOC采用的線上線下互動翻轉教學模式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網絡平臺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通過動與靜的有機結合,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表自身的想法,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課時有限導致的僅有部分學生參與的局面,能夠對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強化。不過,考慮學生本身的思維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同樣需要關注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及時的引導,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3.關注個性發展
當代大學生具有非常明顯的個性化特征,而在我國教育中,一直強調的都是共性教育,存在忽視甚至抹殺個性的現象,嚴重違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指導方針。基于此,在大學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21世紀,多元價值觀的沖突要求大學思政教師應該從學生個性出發,做好引導工作,不要去回避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而是客觀理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尋找解決對策。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能夠促進思政教育效果的提高。
4.做好素質考察
對于思政課的考察,可以積極引入先進信息技術,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相應的考題,同時,配合公開透明的考核打分方式,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進行考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2]。
新時期,高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可以引入MOOC對課堂實踐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同時,關注其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提升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的效果。
[1]高建華,朱 健.基于MOOC平臺的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1).
[2]王成名.MOOC視閾下高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理念創新的思考[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