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衛國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黑板教學已經跟不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用智能黑板代替傳統黑板進行教學已是大勢所趨。文章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探討智能黑板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影響。
關鍵詞:智能黑板;教學方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1.傳統黑板教學的不足
傳統黑板教學用粉筆書寫,需手動擦掉,學生須記筆記才不會影響教學進度,且這種方式不便注釋、擦除和備份,不能展示圖片、視頻等。教師要提前準備好教學資料,在教學過程中若缺少某些資料將無法查閱,耽誤教學進程。
2.運用智能黑板進行教學的優點
(1)使用便捷。智能黑板具有觸控功能,能手寫,可以加頁,不用擦除,有利于知識的回顧。教師可以設定字體、編輯圖片、鏈接資料,十分便捷。
(2)溝通性強。智能黑板具有互動功能,能及時與學生溝通,幫助教師弄清學生的思想活動、學習情況、復習進度,了解學生需求,調控教學進度,避免偏離教學目標。
(3)教學效率高。智能黑板對教學設備集中控制管理,課堂信息傳遞、教學手段豐富,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智能黑板能記錄教師的課堂筆記,方便學生再利用、復習和鞏固功課,提高教學效率。
(4)共享性。智能黑板能共享網絡上的教學資源,也可共享教師的課程資料,有利于學生自學,并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5)提高了教學品質。智能黑板能夠將視頻、書本、圖像等資料整合到教師教案和課件中,提高了教學品質和教學品位。
(6)優化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制訂新型電子教案和課件,并投影到智能黑板,可以突出重難點,還可以對實驗進行模擬,加強感性認識,促成抽象思維,節約教育成本,優化教學效果。
1.備課上的應用
運用智能黑板備課,教師只需按照課程要求在系統軟件中選擇即可,如上課過程需要補充材料也可直接搜索,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備課方式,加快了備課速度。實踐發現,智能黑板的備課方式和傳統的備課模式一樣簡單,但效率更高。教師在備課中還可以積累不同資源,這些資源可以轉儲到其他軟件上,便于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討論、分析和共享,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
2.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利用智能黑板進行教學,既保留了傳統黑板教學的優點,又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智能黑板可以交互式地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離開講臺進行教學演示,隨意調用教學資源,迅速轉換軟件,使教學內容呈現趣味性。在智能黑板上,教師可以用電子筆書寫、繪畫和標注,并控制和批注教學課件,帶領學生快速地把握重難點。教師完全可以融入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生也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和體現自己的優勢。
3.知識復習鞏固過程中的應用
智能黑板可以自動記錄和保存教學信息,并進行一起儲存或分類存儲,便于學生復習和鞏固知識。學生不用再像傳統課堂一樣邊聽邊記,只需專心聽講即可,智能黑板可以多次回放教師在課堂上的操作過程,滿足不同級別學生的需求,減輕教師的負擔和工作量。教學結束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和掌握程度,對記錄下的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還可以把教學資料放在資料庫里面,方便同事和學生下載查閱。
4.教學評價活動中的應用
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和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都屬于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包括讓學生回答問題、測驗學生成績、查看學生的總結和反思、期末考試測評等。對教師的評價包括查看教師教案、課件,講課情況,教研活動以及調查學生的打分等。利用智能黑板來記錄這些過程,并保存每個階段的成果來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真實而有效。
智能黑板出現,使得傳統的黑板教學被陸續“拋棄”,智能黑板獲得了眾多教師的喜愛。智能黑板給我們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嶄新的視角,為學科教學開拓了新的途徑,也為摸索新的教學措施增加了可能。
[1]李曉鋒,王忠華.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2(2).
[2]梁柏明,吳書敏,甘子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若干問題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