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云
摘 要:伴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注重學生德智美體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事業改革的重點方向。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微課是教育與信息化技術結合的一種模式。中職計算機教師通過將微視頻引入教學中來,利用其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使得學生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快樂、健康、積極地學習成長。結合目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文章作者將針對如何通過微課使得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微課;中職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原有的生產生活模式被不斷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生活方式的改變極大地影響了教育教學的發展,很多原來的教學方法也都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將微課應用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當中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人文觀和價值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素質教學廣泛開展,結合城鄉教育差異的實際問題,目前我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比如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硬件設備不完善以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等。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結合優秀的微課模式教學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新課標要求學生德智美體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所以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可以更多地結合適合學生的微課開展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基礎技術類學科,這就要求教師通過結合微課運用來培養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學校需要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加強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教師結合教學進度將學科知識點通過微視頻的形式情景化。教師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發現他們學習中的問題,通過查閱解決問題需要的材料,制訂方案并實施,通過教案、課件、聯系及總結等環節的設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知識,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效果提升。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相結合,并且落實到日常教學中,使得學生學會應用理論知識。
2.微課的特點
(1)視頻內容短而精。實踐性較強的微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視頻內容短小精悍。微課視頻大多數不過幾分鐘的時間,比較長的視頻也一般不會超過十幾分鐘。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內容可以使得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能夠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功能,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實現課堂上疑難點的重點講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學生態環境。
(2)教學信息清晰,教學目的明確。在“微課”的教學視頻中,教師在視頻中出鏡率較低,通過配合書寫進行知識講解。視頻中不會出現教師及教室內的其他因素,這就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學習。
1.注意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培養
興趣和愛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總是能主動地去學習課本理論知識,積極提升自身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經常予以應用。而相反的,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是精神狀態不佳,對教學的實踐活動很少參與,成績不理想。而微課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2.加強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
通過微課在課堂上的運用,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結合微課完成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的畫面演示,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悟和體驗。教師在課堂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組隊對知識點展開討論,然后再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概括。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可以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知識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有益于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
3.教學內容的實踐創新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材上的實驗內容都是已經得到論證的知識,教師單純地依賴課本進行教學容易固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充分利用微課對教材中的素材進行深化和探索,通過進一步的解析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結合生活實際,在對課本知識點完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要求學生針對有探索價值的素材,主動進行素材解析和探討,在教師幫助下進行實踐探索,培養學生探究和創新的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共同提升。
4.聯系實際開展教學
在開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設真實的計算機應用情境,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生活問題中進行實踐教學。另外,教師依據課本教材進行教學,不僅需要結合現實生活,而且需要注重層次的遞進,有序地培養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學習問題,使得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研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升。
1.樹立教育變革的堅定信念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很多教師形成了自身固定的教學范式和習慣。因此在實施微課教學時,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模式及習慣做出調整和改變,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要面臨很多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堅定的改革信念作為支撐。
2.要有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養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學生接觸電子產品和各類軟件的機會較多,這一點與以前狀況不同。以往,大多數的教師只有在上網、編寫教案及制作PPT的時候才會接觸到,對信息技術缺乏親近感,缺乏對其他的軟件和技術的涉獵。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養,比如與教學視頻編制相關的系列技能,才能高效地推進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綜上所述,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上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應試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圖、文、聲、像并存的視頻講述,增強學生學習的愛好和興趣,有助于學生預習、復習及課下鞏固的學習效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并經常與學生進行討論,需要注意知識性和實際情況的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進而養成發現問題、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的良性思維,從而構建微課在教學中的生態結構,這為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揮了作用。
[1] 葉冬梅.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7).
[2] 吳曉云.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學周刊,2017(7).
[3] 朱躍峰.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