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鋒
摘 要: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既符合當代國民對于下一代成才培養的教學需求,同時也符合我國教學改革對學生綜合文化體育素質的最新教改要求。基于此,文章對如何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結合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對于心理素質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逐步地讓其融入到團隊體育鍛煉當中去,感受體育帶來的樂趣,對于生理素質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制訂鍛煉計劃,結合他們的身體素質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當他們獲取了一定的成績時,教師應當及時地給予贊揚和掌聲,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將班里學生分成六組,每組十人,進行班級內的拔河比賽,并要求組員之間可以自行商量比賽對策。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學生勇于溝通,有些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并圓滿地完成了比賽。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一種方式,充滿趣味性、活動性,教師要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寓教于樂”,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受限于小學生的身體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宜開展一些技術難度高、對抗激烈的運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輕松的體育游戲。例如,將學生分組,玩足球搶圈游戲,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游戲學生也喜歡參加,同時也達到了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很好地做好創新工作,而是一直照搬照抄,永遠是一些體操和跑步等老一套的教學內容,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而且也使小學體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最終將其推入可有可無的境地。我們的體育教學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這才是我們開設體育課程的真正目的。所以,為了改善我們的教學質量,我們也應該在教學內容上多花點時間和工夫。例如,以往傳統的教學當中我們都有跑步,但是小學生畢竟不是成人,都存在叛逆的心理,所以,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可以將傳統的跑步改為競技模式,將班級里的男生和女生穿插開,分好小組,以比賽的模式進行跑步,而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他們的斗志,同時也增加了體育課的趣味性,可謂一舉兩得。另外,要因材施教。如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肯定是不一樣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分開教學,男生喜歡球類,教師就可以教他們踢足球、打籃球,女生喜歡皮筋、跳繩之類的游戲,所以教師可以指導一下女生跳繩,這樣根據學生的情況而確定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喜愛程度,也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體育項目本身就是一種競技,這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體育課除了強健學生的體魄,當然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競技精神,這才是體育的精髓。當然,競技應該秉持一種良好的競爭意識,贏得勝利不是唯一而絕對的目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的責任重大,要在學習中讓學生有競技精神,同時也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競爭意識。比如,小學體育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跑步,體育課也必定會安排跑步比賽,那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贊賞贏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對結果不要給予過分的強調,不要強調贏的重要性,應該鼓勵那些不擅長跑步或者對比賽結果不滿意的學生,讓他們養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友好競技意識。
總之,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有很多,但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通用的,需要我們廣大體育教師根據自己地區的學生特點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方式,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以此來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史 磊.關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17(8).
[2]郁蓉瑾.關于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探討[EB/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刊),2017(5):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