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輝
摘 要:問題意識對于學生學好數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問題意識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善于找到問題以及敢于將問題提出來,同時采取有效的方式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問題意識是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一部分,對于小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學生具備問題意識,思維才有方向以及動力。文章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意識;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求教師主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日常上課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讓學生學習如何提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教育重點轉變到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來,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教學導向,在這種教育大環境下,對問題意識的培養就備受重視。問題意識的具體內涵是指,在實際的認知活動中面臨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產生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問題的原因,不斷想辦法解決問題。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可以得出結論,提問題是問題意識的表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認知發展進度、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培養學生方方面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1.重視打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傳統的教學模式僵硬落后,要求學生保持絕對的安靜和服從,對老師懷著敬畏之心,這種模式下的學生不敢主動發言,更不敢對老師提出質疑,不敢表達想法和問題,害怕被老師指責和被同學嘲笑,更缺乏提問的勇氣。良好的教學模式和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首要條件。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如果要加強對孩子問題意識的培養,就要求教師努力維護教學氣氛的輕松與活躍,讓學生放下心中的顧慮和擔憂,在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下積極思考,進而培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的首要職責就是維護好自己對學生的親和力形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民主、親和、自由的形象,對教師角色沒有過分的心理壓力。同時,要有一定的耐心,面對學生五花八門的問題不能直接否定,也不能表現出不耐煩或鄙視的神情,否則會重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認識圖形”這一節內容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拿出具體的實物進行展示,然后用語言引導學生,“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具體有哪些特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知識。
2.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提問
教師要重視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學會提問,不斷提問,才能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在思考的同時不斷提出自己的疑問,在解決疑問的同時又不斷思考新的可能性,只有讓學生養成這種不斷提問、不斷解決疑問的思維習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突破傳統的解題思維,從多方向、多維度去思考,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在課堂上也要多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鼓勵學生提問,對不同學生分水平提出適當的問題,增加其信心。
3.教師應當采取小組合作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是互相交流與思考討論,小組成員打破自我思維局限,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過程。小組學習的優勢是打破了傳統師生交流的單一方式,變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一種平等的探討。這有利于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思考的問題意識。小學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小組學習的優勢,發揮小組合作的特點,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獲得問題意識的培養,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與他人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數學教育當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模式,應當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采取必要的對策,應當重視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提問,同時,上課過程當中需要教師采取小組合作方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鄧正明.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J].才智,2017(18):165.
[2]李 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學周刊,2016(2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