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唯 陳晗航
摘 要 通過調查湖南省5個有代表性的縣市,了解了這五地黨建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新媒體在其黨建宣傳工作中的使用方式、利用情況和實際傳播效果。在閱讀文獻、掌握已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湖南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市縣,了解其各個鄉鎮的黨建宣傳工作開展情況;了解各個鄉鎮在開展黨建宣傳工作時對新媒體的利用情況;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各個地區在開展黨建宣傳工作或者對新媒體的利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農村基層黨建;新媒體;宣傳;湖南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8-0061-02
1 背景
社交媒體時代的來臨,媒體會越來越趨向于向平臺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內容生產者,更是一個資訊聚合與分發的平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已經成為一種被公眾普遍認可的信息傳播途徑,信息傳播載體的模式由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模式逐漸轉變為新媒體的“雙向傳播”模式,互聯網也成為公眾觀點和意見的匯集基地。目前,新媒體平臺正在被廣泛使用,筆者團隊在湖南省隆回縣、永順縣、石門縣、瀏陽市、永州市展開了以調查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成效及宣傳現狀為主的調研活動,本文將從傳播者、受眾、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和傳播效果五個方面總結新媒體在湖南省農村黨建宣傳工作中的調研現狀。
2 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傳播隊伍逐漸完善,年輕化成既定趨勢。在調查小組選取的5個地區中,絕大多數地區已經開始使用高端媒體,利用新媒體處理工作、進行交流。由于目前農村基層黨建宣傳隊伍存在黨支部委員年齡偏大的現狀,對于手機、電腦的靈活應用有困難,同時農村基層隊伍學歷整體偏低,造成對于新媒體的使用上仍然留有缺憾。但在黨的培養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近年來大學生村官的比例逐漸上升,注入了一些新鮮的血液,黨員隊伍的結構持續優化,黨員隊伍年輕化的勢頭得以保持。根據調研結果顯示,60%的基層黨支部都沒有建立專門的新媒體工作隊伍,但是所有的基層黨支部都有培養人才建設專業隊伍的意識。隨著近年高學歷黨員及年輕黨員的比例逐年上升,黨員隊伍年輕化成為既定趨勢,其對新媒體的運用熟練且有利于激發黨員的興趣。寧鄉市目前所做更多體現著打造基層人才干部,幫助新媒體建設,根據寧鄉喻家鄉黨委書記謝書記所說,寧鄉市為了跟上時代步伐,在每個鄉鎮都配備了后備干部來學習互聯網新媒體等,湘西永順也在人才安排采用組織部全員負責,定時安排春冬培訓會,幫助所有黨員干部掌握有關基層黨建宣傳的相關工作能力。
2)傳播渠道多元化,新媒體占比逐漸提高。目前,湖南省地區的農村基層黨建宣傳工作仍然將線下傳播作為最主要的傳播渠道。戶外宣傳欄、標語、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等傳統媒體仍在發揮作用,主要針對人群是年齡較高且文化較低的老黨員。網站、新媒體等傳播渠道富有新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充分利用了網絡自身優勢,針對人群是年輕且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和流動黨員。線上線下兩種渠道互相配合,以擴大傳播范圍,提高信息到達率。但新媒體在網絡普及度較低、網民數量較少的地區傳播范圍較小且影響程度較低,整體來看在當前的傳播活動中不具有明顯的優勢。
目前,國家大力支持文化扶貧,互聯網下基層等,讓各地均接受了遠程教育,永順縣各鄉鎮均在每個村落的活動中心配備了遠程教育中心,安排村管理人員兼職管理。永州市下設鄉鎮在新媒體方式的利用上多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如利用“永組在線”“紅星云”這兩種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學習、瀏覽資訊等。筆者在調研中發現,調研地對于微信的使用率較高,而在微博或網站的使用上利用率較低甚至不使用,微信群作為新型傳播手段,在黨員群眾的管理以及學習上起著最主要的作用,這與農村基層的家庭實際情況是分不開的。目前農村家庭的電腦普及率遠不如手機,而微信相較于微博的社交方式更加契合農村受眾的使用習慣。目前大多數調研地在新媒體宣傳上僅局限于微信群的使用,而對于傳播力度廣信息集合能力強、便于打造地方特色的微信公眾平臺幾乎沒有涉及。寧鄉縣喻家鄉湖溪塘村村黨委書記表示,想要開通屬于自己村落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將黨建活動向村內進行宣傳,同時更能將自己黨支部的建設情況告知給外地黨員,甚至是其他黨支部可以通過此互相監督和學習。但是目前沒有權限,只能通過類似微信公眾號的“美篇”軟件進行相關的活動宣傳。因此,盡管調研地農村基層黨建傳播渠道是十分多元的,但是應用新媒體上卻是相對有限和匱乏的。
3)傳播受眾基數大層次多,新媒體接收頻率相對較低。新媒體在基層發展不平衡,很多被調查的村民對新媒體的運用無概念。且對于互聯網沒有通達、經濟落后的山區及農村,難以實施新媒體的應用。根據問卷調查,調研小組發現擁有智能手機的受眾占樣本數據的84.6%、家中有電腦的占樣本數據的57.7%,大部分黨員和群眾都擁有能夠接收新媒介傳播信息的工具,但是卻在使用上沒有達到利用效果。因此,在黨務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傳播受眾在接收信息的時候確實存在部分傳播途徑使用缺位的問題。根據調查走訪,目前大部分調研地仍存在黨員教育效果不明顯,農村黨員概念不清晰的現狀。但在經濟條件發展成熟的靠近省城的部分地區,受眾的愿意接受網絡傳播的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區,因此網絡等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將成為新型的政黨建設方向。
4)傳播內容豐富多彩,傳播效果反饋有限。調研小組發現,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宣傳內容以思想建設為主,圍繞黨組織的思想宣傳,采用宣傳標語或者橫幅、手冊等對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重要指示進行宣傳,對優秀的黨員先進事跡進行展示,以達到鼓勵群眾積極入黨和完善黨組織成員素質的作用。不少地區都表示會將近期重要政策發布在微信群組織黨員學習,或是要求每位黨員利用紅星云等平臺進行遠程學習。線下活動、優秀事跡等也常常利用微信公眾號、美篇等平臺推廣。但調研團隊發現黨建宣傳效果在地域上有較大差距。農村黨員老年化嚴重,文化素質不高,對于搜集的使用上仍然具有困難。農村人員流失嚴重,流動黨員占比也較大,且流動黨員多為年輕黨員,難以考核他們低于黨建的學習效果,不能確保黨建的宣傳效果。大多數調研地區的黨支部僅僅是把消息掛在網站上,但通過調研小組走訪了解大多數村名家中沒有電腦,也不會登上政務網站。并且微信平臺未設置留言板,不能及時互動。新聞線索需要新聞當事人主動上門提供,反饋意見也需當事人親自打電話或是上門反饋,未設立線上反饋互動機制。同時黨支部對流動黨員的管理上,通過最原始的辦法將理論書籍寄過去,或者通過電話聯系。在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時,微信公眾號的普及率并非很高,是否便于推廣還有待考察。
3 總結
基層黨建作為我國黨建的根是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基層是構建出整個繁榮國家的支柱,基層黨建的開展是為了未來整個國家黨建的良好生態,群眾之路要走好,黨員的學習之路更要注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8月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手機上網使用率的增長在給傳統媒體造成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對我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因此在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要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獲得群眾的支持,農村基層黨組織應該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完善基層的大眾傳播設施,擴充黨建活動的新媒體傳播形式,更新大眾傳播渠道,加大群眾和黨員對于黨政活動的關注度和全面了解,給受眾營造一個擬態環境,從而改變傳播效果有限且緩慢的現狀,實現傳播效果的飛速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宇.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等農業教育,2004(8):38-40.
[2]徐蘇寧.網絡黨建: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黨建工作新領域[J].南京社會科學,2001(S1):68-72.
[3]彭志斌.發揮網絡等新興媒體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39-40.
[4]龐香懷.關于運用新媒體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2):43-44.
[5]張國超.黨建工作網絡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