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
摘要:小號的聲音清脆、嘹亮、高亢、輝煌,同時也能吹得溫柔、抒情、優美。小號有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和高超的技巧,不僅是獨奏,在交響樂團、管樂團、爵士樂團各類樂團中小號都是不可缺少的樂器。歷代著名作曲家創作的交響樂、歌劇、舞劇等音樂中都可以聽到小號的演奏。文中對小號在實踐中形成的包括長音、連音、斷奏、吐音等演奏技術,進行了總結與闡述,力求對小號的教學與演奏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演奏技術;長音;連音;吐音
小號主要由號嘴、管體和機械這三部分組成小號,最初的形狀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長度可達數公尺。巴洛克時期的小號我們稱之為孔式小號或自然小號,因為它沒有按鍵,只是在號身上留音空來起到改變音高的作用,其聲音華麗激昂,但是音準是個很大的問題。現代的小號主要有兩種:立鍵式、轉伐式。立鍵式小號是通過活塞來改變音高,活塞的作用是延長號管,方法是按下其以接通旁路管。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轉伐式小號俗稱德式小號,是利用可以旋轉的閥門來改變音高,其音高準確,聲音寬厚。小號采用高音譜表記譜,是轉調樂器,當今有降B,E,D,降E,F,G,A,高音小號等多種調的小號。我們通常使用的小號是降B調的。C調樂器演奏C音時,小號則演奏D音。通俗一點也就是說小號必須提高大二度,才能同C調樂器在一起演奏同一旋律。
小號音色強烈,表現力極強,可以作為獨奏樂器,亦可以在合奏中采用,是銅管樂器中的高音樂器,往往能夠演奏出明亮飽滿的音響效果。常負責旋律部分或高亢節奏的演奏。它不僅能夠奏出嘹亮的號角聲,還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優美柔和。因此小號是樂隊中不可或缺的樂器,是一個很有特色的不可替代的聲部,它的出現往往能夠推動音樂走向輝煌的高潮。此外,它擅長表現激烈的斗爭、喜悅及勝利凱旋等效果,一向被認為是富麗堂皇的象征,一般來講華彩的樂章都由小號來演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藝術鑒賞能力的逐步提高,對各種樂器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其中,小號的發展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的進步使得小號制作的技術不斷發展完善。小號演奏家們也不斷的推出新的小號演奏和練習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有“小號的《圣經》”之美譽的——《小號短號演奏法》。它是由19世紀中葉的法國著名的小號演奏家阿爾班所編寫。此書由淺至深詳細地闡述了小號練習的方法,詮釋了小號的美學概念,提高了小號的影響力,使小號的發展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時至今日,小號在管弦樂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浪漫主義時期至二十世紀作曲家的部分作品中,小號在進行曲特性的篇章中有著顯著的發展。現代作曲家們非常樂于運用小號來表現輝煌、勝利、雄勁有力的音樂氣勢,因此小號通常被用來作為進行曲的主旋律。鑒于小號的音域比較高,早在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時期,小號所擔當的是作品中號角式的演奏樂章,這也是最容易演奏,最突出其自身特點的表現方式。現代作曲家在歌劇、交響樂、交響詩、以及室內樂等形式和體裁中熟練使用小號來表達號角式樂章所代表的感情,譬如用于旋律部分和高亢的節奏演繹。其在演奏形式上更加的多樣化,既有短小動機式的、也有大段歌唱性的,既有單一聲部的、也有多聲部的。
小號的基本演奏技術主要包括:長音、連音、斷奏、吐音。
(一)長音
長音是小號最基本的演奏技術,在演奏長音時,嘴角肌肉應當適度放松,要盡量能夠吹得長久,長音要吹得直,不要隨意顫抖。喉嚨放松,保持上下牙齒的自然前后位置,這就是口腔在吹奏時的最好狀態。使發音體經受得起舌頭、喉頭在口腔中的各種動作,而不致使發音的持續性受到影響。起吹時要注意下巴骨的穩定,這里所說的下巴骨保持穩定,是指在同音反復時而言的。如果在音高不斷改變時,下巴骨的位置可以隨音高的改變而變化。
(二)連音
連音的奏法,是指將兩個以上不同音高的音在吹奏中連接起來,成為一個連綿不斷、沒有間隙的整體。吹奏連音時,不要用左手的拉力來提高音高,右手手指選擇好管長之后,就不要再變換按鍵,除連音中的第一個音需要用舌頭送氣外,其余各音都不需要用舌頭送氣,氣流要均勻地送入樂器管道,根據所吹音的高低,嘴角肌肉隨之而運動,可以用下巴骨的并攏或放開來配合嘴角肌肉的拉緊或放松,號嘴放在上、下嘴唇之間的位置不要隨意滑動。
(三)斷音
斷音和連音相反,它是運用舌頭的開關作用,將一個長音切斷成各種長短不同的聲音。在長音和連音練習的基礎上,小心地運用舌頭的開關作用,使舌頭的動作具有類似敲鑼時鑼錘連續敲在鑼上的那種既柔和又敏捷的手法。所以,聽起來音與音之間具有似斷又連的效果。演奏斷音要使舌頭先快吐,等停止后舌頭稍稍停頓一下,再快吐。
(四)吐音
1.單吐
音頭用“T”字來發出,只用舌頭的動作來作為氣流的開關,所發出的吐音就是單吐法。快速同音反復時,舌頭的運動盡可能不要牽連下巴骨,應當使下巴骨保持穩定。然后,舌頭運動時,它的后部的兩邊應當抵住大牙的內側,使它和上顎構成管形,舌尖就是這個管形末端的開關。
2.雙吐
它的特點是舌頭和喉頭輪流開關,練習純熟之后,便可以吹奏出高速的二連音、四連音和八連音。練習雙吐,第一個音用舌頭發“T”,第二個音用喉頭發“K”。
3.三吐
是單吐法的變化和發展。練熟之后可以吹奏出高速的三連音、六連音和九連音。練習的方法,第一個音、第二個音用舌頭念“T”,第三個音用喉頭發“K”。初學三吐法時應注意:先不要求快,而要求三個音長短相同,力度相同。三個音都要清楚有力,每個音都要感覺到有一股一股的氣流從口中噴薄而出,注意保持拍子的準確。舌頭和喉頭都要作同樣的運動。要盡可能做到準確均勻、清楚有力,舌頭和喉頭的動作不能影響發音體的活動,互相干擾;但又要求它們之間分工合作,協同動作,這樣才能使發音取得清晰、干凈的效果。
學習吹奏小號的人應當學會歌唱性的演奏。理解加深了,對于作品的內容、感情以及所表達的特定的情緒、氣氛,也就可以在練習吹奏的過程中比較生動、深刻地表現出來。我們還可以借助于嘴唇、喉頭或手的顫動吹出類似歌唱的顫音,可以增強表現力,收到較好的演奏效果。在練習小號的過程中應該避免滑管銹固,所有能夠滑動的管道,都應涂上副管油。樂器每次用畢后,應將管內的水放盡,再放置在號盒內。號嘴另置于專放處,以免它碰傷號身管道。
小號發展至今,經過眾多演奏家的總結與創造,演奏技術越來越豐富和完善,比如超音域演奏、循環呼吸、花舌、吼音演奏等等,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不斷地練習中掌握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