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彤
摘要: 隨著我國工業和城鄉建設快速發展,我國油氣輸送管道敷設長度不斷增加,管道承受的第三方施工風險也隨之升高。本文明確了涉及油氣輸送管道的第三方施工范圍,對油氣輸送管道風險進行了分析,總結了近年來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道事故,從管道保護、預防和應急處置角度提出了油氣輸送管道第三方施工風險的對策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the laying length of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s in China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the risk of third-party construction of pipelines will also increas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cope of third-party construction involving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s, analyzes the risks of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s, summarizes pipeline accidents caused by third-part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isk of third-party oil and gas pipeli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ipeline protection,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disposal.
關鍵詞: 油氣輸送管道;第三方施工;風險
Key words: oil and gas pipeline;third-party construction;risk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9-0029-02
0 引言
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作為國家工業動脈,對于保持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管道輸送是石油、天然氣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具有運輸量大、受地形影響小、密閉安全、運費低、占地少、自動化程度高、便于管理、勞動生產效率高等優點[1]。但是,由于我國工業迅猛發展以及城鄉大規模開發建設,導致陸上油氣輸送管道敷設長度不斷增加,同時管道沿線周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變化快、幅度大,管道面臨的第三方施工破壞失效風險也隨之升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在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中明確了涉及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行安全的第三方施工:“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五百米地域范圍內,拋錨、拖錨、挖砂、挖泥、采石、水下爆破”“在管道專用隧道中心線兩側各一千米地域范圍內,采石、采礦、爆破”“穿跨越管道的施工作業;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五米至五十米和管道附屬設施周邊一百米地域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鐵路、公路、河渠,架設電力線路,埋設地下電纜、光纜,設置安全接地體、避雷接地體;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二百米和管道附屬設施周邊五百米地域范圍內,進行爆破、地震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鉆探、采礦”[2]。
1 油氣輸送管道風險分析
為了預防管道事故,國內外研究機構通過失效原因調查統計對油氣輸送管道風險進行了分析:①美國ASME B31.8S-2004《輸氣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將管道發生事故原因分成7類,主要原因包括腐蝕、材料失效、第三方破壞、人為誤操作、自然災害、其他外力損傷、不明原因等[3]。②美國運輸部(DOT)與特殊項目委員會(RSPA)將管道失效原因分為五種,分別是外力、腐蝕、焊接和材料缺陷、設備和操作以及其他[3]。③美國能源部曾持續16年對運營的天然氣干線管道事故進行過統計分析,第三方破壞、管材失效和腐蝕原因造成的事故占絕大多數[3]。④在歐洲石油精煉協會(CONCAWE)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379起管道泄漏事故中,由于第三方破壞導致管道泄漏的事故占比最大,為34.8%,超過三分之一;腐蝕導致的事故占29.8%;機械損傷導致的事故占24%;誤操作導致的事故7.8%;自然災害導致的事故占3.7%。⑤歐洲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數據組織(EGIG)在對過去40年旗下管道的事故調查中發現,第三方破壞、施工缺陷、材料缺陷和腐蝕,是歐洲天然氣管道事故的主要因素[4]。⑥我國曾對1969-2003年間運行的輸氣管道進行了事故統計。國內大部分早年建設的油氣輸送管道已接近或超出設計年限,且因早期鋼管質量和敷設施工技術水平低、陰極保護效能弱等原因,外部影響以及管道的第三方破壞、腐蝕、施工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5]。⑦在2015年發布的《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GB-32167中,將油氣輸送管道的風險因素劃分為23項。根據風險因素可能造成的管道失效模式,除去“未知因素”,其他22項又被歸為10大類(如表1所示)。其中第三方破壞等機械損傷類風險被列為“時間無關”風險因素。通過統計分析不難發現,“第三方破壞導致管道事故”是現階段陸上油氣輸送管道在運行過程中的最主要風險之一。
2 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道事故
近年來我國不斷發生因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道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如表2所示),教訓深刻。
可見,由于油氣輸送管道內部介質易燃、易爆,一旦第三方施工破壞導致管道泄漏,極易造成火災、爆炸等重特大事故。因此必須加強對策措施進行風險管控。
3 對策措施
對于油氣輸送管道第三方施工風險的管控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做好管道保護和事故預防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降低事故后果,做好應急處置工作,盡最大可能避免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和社會影響。
3.1 管道保護與事故預防
①涉及油氣輸送管道的第三方施工作業應具有符合管道安全和公共安全要求的施工作業方案。施工作業方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具體步驟和措施明確并具有可操作性,做到組織機構落實,人員準備到位,責任界面清晰,施工方法可靠,操作步驟具體,各項措施完善,監護人員明確。施工單位應與管道企業協商確定施工作業方案,并簽訂安全防護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并按照協議規定執行。
②第三方施工作業前應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施工單位應就施工作業全過程對輸油氣管道的影響進行風險識別并制定有針對性的事故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明確啟動、關閉程序,應急指揮人員,具體機構組成與人員分工,相應應急措施與裝備等。對于石油天然氣管道應急搶修的專用設備,可通過協商由施工單位委托管道企業進行現場保障,也可由施工單位與管道企業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共同編制應急預案,雙方進行明確分工,按約定的職責劃分進行現場保障。
③施工作業人員應具備管道保護知識。 施工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管道保護知識培訓,使其了解和掌握可能危及管道安全的風險因素和相應的防范技能。管道企業應派出專業人員現場進行管道走向、位置的標識,劃定控制區域,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注意事項和控制區域交底,并進行現場監護。
④具有保障安全施工作業的設備、設施。施工作業單位應按照已制定并取得批準的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保障安全施工作業的設備和設施。應保證這些設備和設施性能完好,并在有效的使用期和檢定期內。
3.2 事故應急處置
一旦發生介質大量泄漏的管道事故,施工單位人員應立即撤離到上風向,立即告知管道企業監護人員,報送管道企業,上報屬地應急主管部門、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和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同時,施工單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急人員迅速到位,根據應急預案約定的職責分工采取相應措施,消滅警戒區內一切火源,關閉手機,使用防爆對講機,應急全過程要切實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配合疏散管道危險區內人員。現場如有人員傷亡,施工單位應直接撥打120請求屬地或就近救護車輛前往救援。管道泄漏后若發生火災、爆炸或油品擴散區域較大應立即撥打119、110報警。
參考文獻:
[1]龐旭光.油氣管道失效控制技術分析[J].決策與信息旬刊, 2016(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C]// 2010:4-8.
[3]劉嬌陽,吳明,胡志勇,等.油氣管道失效原因分析[J].當代化工,2015(2):315-317.
[4]陳志堂.榆林-濮陽-濟南輸氣管道工程環境風險評價及對策[D].大連理工大學,2007.
[5]黃延錚.通道下穿大直徑危險介質管道的計算方法研究與施工保護技術[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4.
[6]張明紅,佘廉.基于ETA和FTA的輸油管道泄漏公共安全事件演化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4- 28.
[7]郭世旭.基于球形內檢測器的長輸管道微小泄漏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5.
[8]韓俊維.埋地壓力管道在線監測的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