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國
摘 要 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農業宣傳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等農業突發事件頻頻發生,如何做好農業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化解社會矛盾,是農業部門宣傳工作者面臨的新要求。在當前形勢下,農業部門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農業宣傳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是文章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 農業部門;農業宣傳;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7-0163-02
一篇新聞報道不會造就一個產業,但可能會摧毀一個產業。目前,我國農業仍然是弱勢產業,迫切需要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而農業整個產業的整體發展將受到一些局部的忽視和無法及時處理的嚴重打擊。因此,農業部門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宣傳是“大數據+”時代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下將探討新形勢下農業部門如何做好農業宣傳工作。
1 提高對農業宣傳重要性的認識
農業宣傳是實現“三農”現代化的基本條件,農業部強化農業宣傳的意義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有3個方面。
1.1 加強農業宣傳工作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的發展、國家的繁榮富強,我國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在新時代的沖擊下,這不僅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但是挑戰和機遇是并存的,我們需要迎合機遇勇于創新,需要敢為人先,需要齊心協力?,F代農業不像傳統農業那樣言傳身教就行,現代化的農業需要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思想和新觀念等,這些都需要現代化的宣傳,依靠快速、有效的媒體的支持進行傳播。比如我們最早出現的報紙與廣播、后來隨之出來的電視和手機、到現在的互聯網網絡的流傳等。我們目前需要通過這些新媒體的傳播來解決農業在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因此,農業宣傳是促使農業經濟良性發展、穩定發展重要保障,其宣傳能夠營造輿論氛圍、使全社會關注農業支持農業。在新媒體的全渠道推廣下,能夠促進農業部門的社會地位,增加人們對農業工作的重視,促使工作者生發對農業工作的責任心。
1.2 提高農業宣傳工作能增加農業工作者的收入
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的地位也漸漸被忽視,農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國家大面積收購土地,農民能耕種的農田畝數越來越少,其糧食及農作物產量有限,還有,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容易遭受自然災害影響,農產品價格漲跌對農民生活影響很大。因此,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是新時期農民增收的希望。市場化是現在農業發展的一種基本形式,農產品不僅僅只是在本國進行銷售,還需要出口歐洲,參與國外的市場競爭。部分農產品還具有品牌效應參與品牌競爭,增加銷售額度,擴大產品銷售市場。
1.3 發展農業宣傳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農村的經濟情況隨著農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被人重視。與此同時,近年來出現的農業突發事件,如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疫病等問題被媒體和公眾所關注,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形勢下不容我們忽視。新形勢下農業報道的輿論氛圍過于復雜,不僅有如電視、報紙等專題媒體的報道,更有近年來新式媒體的快速傳播,如自媒體、微信、微博、貼吧等方式,這種新媒體的快速傳播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對輿論進行把握與引導。任何行業都會遭遇突發事件,處理不當就會波及行業的發展及其相關產業。
例如2013年四川省部分市鎮出現的柑橘問題,由于媒體對輿論的引導,人們開始對柑橘產生恐懼,導致全國各地橘農損失慘重。2015年,海南豌豆出現問題,經過某微信公眾號傳播,此后在網絡持續發酵傳播,嚴重影響了各地豌豆的銷量,致使波及了加工生產豌豆的企業以及農戶。現在再仔細研究這些問題,不難發現,它們大多不是農產品的質量,而是科學普及問題,這都不是普遍性問題,而是局部問題。
2 努力構建新形勢現代農業宣傳的新格局
2.1 切實做好涉農突發事件的典論引導
把握輿論、引導輿論應該得到農業部門的重視。為了更好應對突發事件下的輿論引導,農業部門應該增強農業工作責任意識,加強農業工作的規范化,遏制由于突發事件帶來的惡性輿論,為農業發展帶來良好的氛圍。
在把握的原則上,要注意:把握引導,保持穩定。依賴性管理,明確責任。依法指導,注重效果。各級農業部門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負責協調本地區農業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同時,國家還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應對突發事件。對農業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應科學、合法、有效。
2.2 切實發揮新媒體下農業網絡群體的作用
農業在工業的發展下社會影響力和地位也逐漸變弱,我們要以一線城市農業網群為主,二、三線城市共同發展,這樣才能建設好農業互聯網樞紐站,傳播農業信息。
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網站的重要性。網站的時速性、受眾性是傳播農業信息的重要手段,向大眾展示了我們的行業、我們的業務成果,成為我們的形象窗口。其次,要時刻與網絡同步。通過網絡,農業部門及農業工作者應該及時和大眾進行溝通和互動,展示我們健全的宣傳體制和友好的態度,以此來逐漸增強農業宣傳的影響力。再次還要注重監察、把握、引導輿論,知道應該監察的重點,甚至為避免輿論的惡性影響作出相應的應急方案。及時知道各類網站和輿論的趨勢發展,及時作出相應的應急方案,及時把握和引導輿論。最后,逐步增強網群的推廣人員。部門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針對宣傳進行寫作、理論、實踐與服務。
2.3 普及新媒體,提高農業工作的宣傳主動性
在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農業部門必須抓住機遇,抓住形勢,加強新媒體的應用研究,研究傳播規律,搭建新的平臺,占領新的輿論陣地,針對農業宣傳創造新的模式。
第一,增強對網群的建設,網群是農業部門展示形象的新窗口。截止到現在,大部分農業部都有中國門戶網站。不過,還是有一些沒有建立英語門戶網站的單位。部分網站存在一定的問題,網站的定位、網頁的設計、內容的更新都比較落后,而且,網絡安全限制了網站的很多功能。因此,提升自身網站建設水平是現在農業部門的當務之急。把網站的責任使命、發展目的、科研特點與大眾群體有效的結合起來需要改變網站同質化的趨勢,確認網站的定位,重視網站的布局、欄目的設置、信息的管理和安全制度保障,提升網站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網站上建立大眾網民論壇、大眾問答、網友網上咨詢、網絡微信公開一些互動板塊,增加和網友的溝通,快速的處理網友的問題,提高信息的實用性增加網站的影響力。
第二,增加新媒體的應用,比如報紙和微博的輿論引導。加強渠道的傳播,構建由多角度、全方位、立體組成的“全媒體”宣傳模式。現在,農業在報紙、微博、微信一些新媒體上的宣傳非常少,如此種種,這不僅是觀念約束的問題,也是人才、技術、資金或管理問題的制約。因此,農業部門應與時俱進,增加針對新媒體傳播平臺的發展,合理發揮新媒體所具有的優勢,活用圖片、文字、語音、視頻、動畫等有效快速的傳播形式,為大眾提供快速、友好的服務及宣傳。
2.4 切實加強信息互動機制建設,促進農業部門上下、新老媒體宣傳新格局
各級農業部門不僅要加強省、市、縣縱向溝通與合作,各部門之間整合資源,加強聯系,形成省、市、縣之間的垂直關系。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橫向互補合作和多角度視角的新農業推廣模式,一致通過不同的渠道宣傳了農業工作的各個方面,為引導輿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效果。
第一,需要增加農業內部的一些信息的交流。合理利用現有的信息工程,以QQ群、微信群等為主要溝通渠道,建立相關農業部門之間更密切的信息共享體制。針對農業重大突發事件,第一次要省級農業部門和單位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針對輿論協調做好相關工作。
第二,做好關于農業新聞線索的報道工作。積極建立宣傳數據資料庫,各級單位需將新聞媒體及新式媒體提供的資料整理入庫,做好新聞提交上報工作。及時向省宣傳部門提交省農業戰線重大會議、活動、突出群體、典型事跡、先進人物等新聞線索,積極協調各級媒體宣傳工作。
第三,農業部門應該加強與黨委各級宣傳部門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合作,全方位的提供資料與線索,增強農業宣傳推廣,漸漸形成全省各級農業宣傳互為補充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白璐.新媒體在北京市農業宣傳中的應用現狀與對策建議[J].北京農業,2016(4).
[2]俞立峰.新形勢下農業農村新聞宣傳探討[J].視聽,2017(12).
[3]賀晉瑜,聶磊云,張志玲.媒體融合背景下農業科技期刊的宣傳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7(1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