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娟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部分的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項目的數學內容,這不僅會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同時也會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大大增加。在此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對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合數形相結合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輕松而活躍的氛圍內完成相關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形結合思想 整合運用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不僅要要求學生記住相關的數學知識,還需要要求學生有效地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的解決過程當中。然而,由于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很難依靠自身有限的生活閱歷和相對較低的理解水平來完成相應的學習,因此,教師就需要構建數形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有目的性的引導學生更好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利用有效的方法手段來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一、在小學數學新課的教學當中有效地整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
小學生本身的好奇心就決定了學生對未曾接觸過的知識具有較高的興趣,在數學課堂開始之前能夠集中注意力來進行相關的學習,在此情況下,科學合理的對數學教學內容有效的整合,并在其中引進數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整體的數學課堂效果和效率大大提升。因此,教師需要把握住相結合融入的時機,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數形結合思想徹底的滲透和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課堂當中的“數”,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事物和現象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快的把握和找出生活當中的“形”,這樣能使學生找出數量關系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勤勞的小蜜蜂--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教學過程當中,單獨依靠教材中的案例并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入學生實際生活當中常見的問題,“學校和動物園在一條直線上,小英家到學校有300米,要去動物園要經過500米距離,從學校到動物園要經過多遠呢?”,學生在通過思考和計算之后,能夠得出500 +300 = 800 (米)。而教師在講解的過程當中只能夠枯燥而空洞的跟學生講解該題目有兩個答案,但是學生并不能夠理解和了解這兩個答案的具體求解過程和分析方法,在后續的練習過程當中遇到這種問題之后還是無法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呈現家、學校、動物園距離的圖片,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畫線段圖的方式進行分析。學生在實際的思考和操作過程當中就能夠知道,當動物園和學校在方向相反的直線上時距離有800米,而當在相同方向的直線上時,二者的距離為500 - 200 = 300 (米)。
二、在小學數學當中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有效地整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的教師都是要求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這些重要的概念,部分的學生對這些概念并不理解,因此無法在后續的練習過程當中將其有效應用。另外,這種方式還會讓學生很快地忘記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概念,因此難以取得相對較好的數學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將抽象而復雜的數學問題進行實體化和簡單化的轉換,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并且掌握該問題的解題技巧。
例如,在進行“休閑假日--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求學生對雞兔同籠問題進行計算,“同一個籠子當中有五只兔子,五只小雞,小雞和兔子一共有幾條腿呢?”,學生在閱讀題目之后往往很難立刻地進行計算,甚至有的學生在計算的過程當中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失誤。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雞兔同籠的短視頻或者圖片,然后讓學生具體的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條腿。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草圖,分別將第一行和第二行設置為動物的頭和腿,在第一行分別標出雞兔的頭之后,依次對地畫出腿的數量,學生通過實際的數一數就能夠快速的知道雞和兔一共有多少條腿,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利用混合運算的方式來進行計算。
三、在小學數學當中小組的合作學習中有效地整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
教師想要使數學教學能夠取得相對較好的效果,除了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之外,還需要在引入數形結合思想的情況之下全面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在小組當中進行相關數學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優秀數形結合學習經驗和有效解題方法,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水平和數形結合思維能力十分有利。
例如,在進行“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過程當中,照單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乘法講解,學生往往很難掌握乘法的意思更別提掌握乘法的規律和運用乘法解決問題了。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每一個小組都種了4棵樹,一共種了四排”,然后讓學生對四排樹進行觀察,并分別提問“四個小組的學生一共種了幾棵樹?”,學生分別回答種的四棵樹。教師在提問“一共種了了幾個幾?”,小組學生分別回答出1個4,2個4,3個4,4個4,然后教師再進一步的引入乘數法計算方法的講解。
結語
教師不僅要結合全新的教育需求來對整體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同時也需要與時俱進的將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除了要考慮實際的數學課堂情況來確定數形結合思想中的整合運用時機,還需要以巧妙的形式和靈活的方法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探討和數學問題的學習,并有效引導學生從數學課堂過渡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從而為小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英皇.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J].學大世界(上旬),2017,(01):29.
[2]鄔愛民.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J].課程(小學),2017,(07):15
[3]蘇建云.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分析[J].師,2017,(21):48.
[4]連作鵬.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初探[J].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06):67.
[5]張桂仁.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分析[J].學科學(教師版),2016,(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