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
摘 要:聲樂基礎訓練與舞臺表現力都是聲樂教學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聲樂教學的發展不僅關系著學習聲樂學生的學習成效,也直接反映著聲樂教學創新發展的趨勢。聲樂教學中聲樂基礎訓練是每個學生的基礎課程,為了進一步夯實基礎,為良好的舞臺表現力培養最基本的能力,對其進行探討研究成為必要。在新的教學環境下實現聲樂教學的新發展成為本篇文章探究的重點。
關鍵詞:聲樂教學 聲樂基礎訓練 舞臺表現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聲樂教學中聲樂基礎訓練及舞臺表現力的培養需要進行系統科學的規劃,首先對其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這些問題采取進一步的措施能夠保證問題改善的針對性。聲樂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一個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在進行問題分析時必須要考慮到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一個雙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好的溝通來保證聲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聲樂教學中聲樂基礎訓練及舞臺表現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
傳統的聲樂基礎訓練基本上就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在通過舞臺練習來對課堂學習成果進行檢驗。這樣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傳統的聲樂理論知識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常規性的理論學習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沒有新鮮感,理論知識的教學形式沒有實現趣味創新,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難以保證。聲樂教學中存在學生基礎能力不扎實、學習倦怠等問題。舞臺表現力的程度與學生的基礎能力扎實程度和自我表現的積極性密切相關,只有學生有充分的表演欲望才能夠保證學生以全情投入到舞臺表演中。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形式的創新發展成為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2.學生缺乏實踐機會,舞臺適應性能力有待提高
學生的聲樂基礎訓練和舞臺表現力的培養是以充分的實踐機會進行保障的,只有實踐的機會多才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是由于聲樂教學學習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存在地域發展水平差異問題。在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和一線城市等地域,聲樂教學資源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在聲樂訓練過程中所需要的聲樂設備、聲樂師資、聲樂學習內容等方面都與其他地域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聲樂訓練需要系統科學的教師指導,在很多欠發達地區,合格的聲樂教師資源就嚴重欠缺。由于教學資源的差異,很多聲樂學習者缺乏實踐機會,舞臺的適應能力不強。
3.聲樂教師教學素質參差不齊,影響教學質量
聲樂教師的教學素質不僅體現在其課堂理論教學上,還體現在其教學實踐操作能力、教學機智、教學心理知識的掌握和個人教學宗旨等問題上。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包括對于整個課堂的把控、創建實踐形式保證課堂內容得以檢驗等方面。教學機制就體現在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對于出現在自己教學計劃之外事件的處理。教學心理知識的掌握對于每一位教師都是必要的,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平衡性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懂得學生發展的特殊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實現教學的針對性。但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難以把握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同時部分教師教學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這樣的教學宗旨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二、對于聲樂教學中聲樂基礎訓練及舞臺表現力的培養探究
1.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
通過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進行基本的聲樂訓練和培養舞臺表現力的前提條件。教學形式的創新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課堂教學形式創新。在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保證學生“主動性”,將課堂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可以改變以往的個人學習、練習的方式,將學生進行分組,實現人員的分組學習。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一個較為平等、自由的交流環境,保證學生學習的高效性。第二,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首先,對于教學內容的傳遞載體進行發展。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完善課堂內容,同時也能為學生創建一個多樣化的學習環境。
2.注重環境營造,提高實踐比重
聲樂基礎訓練及舞臺表現能力需要充分的實踐來予以保證。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實踐機會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教學實踐的檢驗,通過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在強調學習實踐的前提下,營造良好的學習實踐環境。在平時的教學中,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錄入采用綜合分數的方法,提高舞臺實踐在總成績中的比例。評價過程中,注意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保證評價體系的靈活性。在教學實際中,出現任何問題能夠進行及時調整。同時為了彌補經濟發展所造成的資源差異,通過建立資源互補政策和人員交流形式盡可能的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3.重視聲樂教師質量,提高教學人員的素質
教師是學生進行聲樂基礎訓練和舞臺表現力的培養的引導者,提高聲樂教師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聲樂教師質量的把關,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在聲樂教師的聘用上,注重教師的受教育背景,保證人員的專業性。第二,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注意對于教學人員的再培訓和再考核。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保證教學人員在職再學習。同時,運用多種考核形式對教學人員的教學成果進行把控。第三,創建有效多樣的溝通渠道,實現聲樂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在人員資源的交流下,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
結語
對于聲樂教學中聲樂基礎訓練及舞臺表現力培養的探討過程中,指出了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聲樂基礎訓練和舞臺表現力是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能力之一,聲樂基礎訓練和舞臺表現力相輔相成,對于聲樂教師和學生都存在不同的要求。實現其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是行業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和相關文獻參考而成。當然,由于個人經驗的不足,文章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黃婷婷.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J].北方音樂,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