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媚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職網絡實訓課程的現狀及對其改進的意義,提出明確和完善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整合課程內容、調整教育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方式等相應的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改進策略。
【關鍵詞】中職 網絡實訓課程 改進 探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5B-0065-02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使得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校作為我國技術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已經將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學生對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地結合,不能熟練地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教學方法的單一和枯燥也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等。因此,需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一定的改進,才能促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中職網絡實訓課程的現狀
(一)內容過于單一
目前中職學校在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教學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在內容上的改革幅度太小,沒有與時俱進,還集中在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的辦公軟件等內容的講解上,網絡實訓的實踐課程嚴重缺乏。這就與目前中職學校擔負的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性技術人才的教學理念相違背,也不能夠適應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要。
(二)重理論輕實踐
計算機的學習必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這種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主的教學場所而言,更應該加強對網絡實訓課程的設置和教學管理。但目前實訓課堂上出現一些學生偷玩游戲、心不在焉的不良現象,從而影響學習的效果。
(三)基礎設施差,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
中職學校沒有將網絡實訓課程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和教學的主要任務來重視,因此在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師資配備上投入力度不夠,有的中職學校甚至調用一些不是本專業的外行教師來進行教學,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此外,有的中職學校的計算機過于陳舊、配置太低,對網絡實訓課程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阻礙。
二、中職網絡實訓課程改進的意義
(一)是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而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對軟件的升級和淘汰速度相當快,教材和軟件編程的不斷更新使得學校在網絡實訓課程教學上也必須與時俱進,不能一本教材用到底。如果不及時更新教材和教學內容,學生所學的知識在走入社會后就難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二)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
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必須能夠熟練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要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這就需要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訓課程的學習。因此,中職學校作為人才的主要培養和輸送基地,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以現代教育的根本理念和目標為準則,擯棄過去那種認為掌握理論知識、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的片面的教學方法,從而真正達成為社會培養人才的目的和教學任務。
(三)是學生促進自我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全面,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讓學生日后能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取勝,中職學校必須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實踐,使得學生不但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動手能力和實操能力,能夠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只有通過教學的改革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實現自我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適應社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
三、中職網絡實訓課程改進措施
(一)明確和完善培養目標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日益廣泛,計算機課程也成為各學校必修的公共課程,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這種培養專業性和技術性人才的專門學校,對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培養目標更要要求高一些。不僅要讓學生能夠擁有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還必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在文字處理、數據處理以及信息處理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的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混合教學任務,從而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案,運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能夠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通過實際的操作和演練,讓學生真正實現學習目標。
(二)有針對性地整合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取決于所選取的教材,一個合適的教材不僅關系著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中職學校對教材的選擇一定要在進行實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目前社會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進行選擇。正是因為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并不像本專業的課程教材一樣是有統一標準的,不同的專業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對中職學校的學生進行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教學時,也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本專業需求,使得計算機基礎課程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專業學習起到輔助作用。因此,不能以市場上的統一的書本為教材進行教學,這種教材沒有明確的專業與非專業之分,而且對計算機網絡實訓的課程設置范圍較廣且涉及面過寬,對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中職學校應該組織專業的教師隊伍,針對不同的專業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不同的教材編寫,或者將市面上的教材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進行補充或刪減,從而使教材能夠更加符合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需求。
(三)調整教學模式
為了進一步實現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現代化,教師應該擯棄陳舊的教學模式。舊的教學模式往往通過教師對教材的逐章理解,再對學生進行所有書本知識的灌輸,然后解答學生在聽講過程中的疑問和困惑,并對重點做進一步的分析,最終通過一系列課后習題和作業練習,對知識進行再次的鞏固,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占據主導地位,學生發揮的空間很少,只是機械地根據教師的講解和安排學習課程和完成作業。但是,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更注重的是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將在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而過去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對計算機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師充當引導和解答的角色。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本節課的具體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并標出疑問;然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對疑問進行透徹的理解,并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最后,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際的操作,在具體的實訓中鞏固知識,不但發揮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培養了自身的創造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四)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優秀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能夠取得優異教學成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在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并且結合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學科特點,充分合理地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鞏固課堂效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兼顧公平,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在實操練習上比較弱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并耐心地進行輔導,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或者教師也可以采取學習分組練習的方法,實行組長責任制,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和提高。而且小組之間實行學分積累制,激發各組之間學習的積極性,間接地培養學生團結和合作的精神。只有注重教學過程的優化和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網絡實訓課程的學習,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計算機網絡人才。
(五)改變教學評價方式
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而不僅僅是看重分數。分數不再是衡量學生能力的杠桿,也不再是檢驗學生知識是否掌握的唯一標準。相反,更注重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地掌握和理解理論知識、是否能夠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因此,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過去以考試作為測評的唯一方式、以分數為衡量標準的方法,而是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從全面、整體的角度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果,只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才能避免過去那種“高分低能”現象的出現,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計算機人才,使其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不斷創造,適應市場和社會的發展需求。這是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也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標準。
總之,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是社會和科技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成果。為了更好地實現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目標,中職學校必須認清目前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刻認識到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教學改進對計算機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而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目標,并通過運用合適的教材、對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將學生培養成既懂理論又懂實踐、同時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又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從而促進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牛凱惠.中職企業網站建設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學周刊.中旬刊,2015(2)
[2]王 偉.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改革與探索[J].河南教育(下旬),2011(2)
[3]孫琦龍.面向工程化的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高教論壇,2010(1)
[4]穆麗霞.試談《計算機應用》實訓課程教學改革[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1(16)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