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慧
摘 要:意定監護制度是一種對成年人的監護制度,我國的意定監護是在2017年納入了《民法總則》之中。公證制度可以利用其特有的法律證據效力等法律的相關職能,能夠起到意定的監護作用,能夠對成年人進行有效的監護。本文主要分析了意定監護的價值,公證制度對意定監護制度產生的作用以及我國意定監護制度公證的現狀。通過分析公證制度的介入,能夠推動意定監護制度的穩定發展,能夠滿足成年人對監護的客觀需求。
關鍵詞:公證制度 意定監護 作用
一、意定監護制度的價值
(一)理念價值
相比于法定監護來說,意定監護具有其不具有的一種優勢,就是能夠充分的尊重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法定監護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對于當事人雙方來說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在一定的程度可能做不到尊重雙方的意見。但是意定監護就比較靈活,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能夠充分保障雙方當事人的權益。主要體現在當事人預先對自身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對權利的處分以及事務決定權的轉移,方式更為靈活,更能體現當事人的意愿,只要是雙方協商通過就可以完成商榷。
(二)現實意義
意定監護不僅具有理念價值,還具有現實意義。意定監護主要是針對成年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面臨的各項風險都比較大,容易在出現意外的時候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尤其是我國目前處于人口老齡化的階段,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多。社會面臨的不僅僅是勞動力的減弱,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以及老年人的監護問題都成為了影響我國社會穩定、經濟增長以及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解決老年人的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而意定監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壓力,能夠緩解老年人的一些監護問題。意定監護能夠使法律規定的有血緣關系以外的自然人或者組織也可以對老年人進行監護,法定監護與意定監護相輔相成,更能夠促進我國對老年人監護的發展,是滿足我國的國情的需要的。
二、我國意定監護制度公證的現狀
(一)意定監護缺乏可操作的具體內容
我國是在2017年在《民法總則》中提出,但是沒有具體的明文規定,沒有具體的可操作化的內容,缺乏配套的保障制度。例如一些具體的行為,當事人之間進行協商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是否需要對協商的內容進行公證,如果需要公證,應該由哪些機關進行公證等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進行明確的規定。因此,對于意定監護的具體可操作化的內容需要進行完善,可以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例如,日本在《關于任意監護契約的法律》中提出任意監護需要在公權力機關的監督下進行;奧地利以及瑞士也都就預防性代理的問題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在被代理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之后,可以根據事前確立的合同,代理權產生效力;德國也陸續完善了對意定監護的制度。
(二)意定監護缺乏必要的程序要件
對于意定監護,我國將人群擴大為了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對象不再僅僅是老年人。這表示我國的意定監護取得了發展。但是在意定監護中還缺乏完善的程序,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監護協議在意定監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僅規定了被監護人的預防性授權的范圍,還規定了意定監護的存續期間以及監護人權限等主要的事項,這些規定都有可能對第三人的直接利益產生影響,因此,這些規定一定要完善,一定要有必要的形式要件。完善相關的程序要件,不僅保證了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還能夠對信息進行登記保存。對于社會的穩定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日本對于任意監護提出了任意監護的合同必須要進行公證證書的方式進行公證才能夠有效。公證證書的公證是任意監護關系成立的前提。我們也可以通過借鑒日本的仁義公證的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國情進行適當的完善。充分發揮公證機關的作用以及其社會責任。因此,可以完善意定監護的程序要件,在委托人與受委托人之間簽訂了意定監護的協議之后,必須要公證機關進行公證,只有審核通過的,由相關機關出具意定監護的公證證書,從而簽訂的協議生效。這樣的公證不僅能夠起到對信息進行登記的作用,還會在出現糾紛以后,作為證據使用。
三、我國公證制度對意定監護制度產生的作用
在我國的法律制度中,公證制度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部分。公證制度主要是根據相關人員提出的申請,對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這種制度能夠有效的保證我國法律的正確實施,能夠穩定社會秩序,減少社會糾紛,從而能夠保證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經過公證之后的協議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夠在出現糾紛的時候作為證據出現,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對社會有序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于意定監護來說,公證制度能夠很好的完善相關人員的權利與義務,能夠最大限度的彰顯人員,實現監護自由。公證制度能夠保證意定監護的有效運行。
(一)溝通與宣傳的作用
我國的公證機構到目前為止有3000多家,分布在全國的各個地方,并且對于這3000多家的公證機構還建立了中國公證協會進行統一的指導。公證機關的設立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傾向于到公證機關辦理相關的法律事項。公證機構能夠保證相對的獨立性與公正性,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的咨詢、起草文書、代理登記以及監督執行等業務,能夠贏得老年人的信賴。因此對意定監護中,公證制度的保障能夠起到溝通與宣傳的作用,積極地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協商,宣傳意定監護的優勢,能夠提高老年人對意定監護的信賴度。
(二)保護與服務的作用
公證機構能夠為申請法律公證服務的人提供全套的服務,從收到申請人提交的申請開始,一直到這個協議的終止。能夠幫助申請人提供字面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能夠幫助申請人在出現糾紛的時候能夠作為證據出現,保障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公證制度對于意定監護也具有保護與服務的作用,成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在申請意定監護的監護人時,必須要出具相關的法律文書,然后在公證機關進行公證,能夠明確相關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說,通過公證行為能夠對意定監護起到一定的保護與服務作用,保證意定監護的順利推進。
(三)預防矛盾與糾紛的作用
意定監護不具有強制的法律性,有許多的問題模棱兩可,對于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于監護的范圍、內容等等都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這就導致在出現糾紛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導致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同時還會因為矛盾與糾紛增加社會運行的成本。公證制度是一種預防性的司法制度,通過公證制度來保證意定監護的正常運行,能夠使監護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清晰,監護范圍與內容明晰,監護雙方嚴格按照法律公證的協議進行行為指導。首先,簽訂的協議要明確規定監護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其次就是要對監護人在履行權利或義務時行為不當,抑或是沒有按照規定的協議履行義務時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通常來說,需要寫在意定監護協議中內容主要包括人身照顧、就醫、金融以及財產保護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然后去公證機關進行公證,再根據公證機構的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專業化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協議更具有法律效力。由此可以看出,公證制度對于意定監護來說,具有預防矛盾和糾紛的作用,能夠降低社會運行的成本,這對于促進監護人雙方及時履行義務的積極主動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保障與監督的作用
公證機關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比較完善,設立了多個模塊,包括有公證遺囑、抵押登記備案、賦強文書和執行文書、提存等開通了登記備案、查詢等功能模塊。經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開通了監護登記數據庫,通過利用大數據能夠更好的推進意定監護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能夠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能夠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可以使得意定監護更能產生廣泛的社會效用。在意定監護中加強公證制度的保障,能夠對意定監護的全過程進行保障與監督,不僅包括詳細的詢問記錄,還包括登記入庫、定期回訪等監護執行。公證制度能夠加強監護雙方的溝通,提高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度,同時也能夠很好的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發展,同時也是對意定監護的一種監督與保障。
四、結語
意定監護是目前比較流行,滿足社會運行需求的一種方式。能夠對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是一種很好的監護選擇方式,相比于法定監護更加具有靈活性,更加能夠滿足成年人的需求,充分的尊重他們的意愿。意定監護的行駛是一種私權利的運行,能夠通過書面的形式,對監護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進行了規定,但是在現實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一系列的糾紛的出現,影響社會的秩序,增加社會運行的成本。通過公證制度的保障能夠使權利與義務更加清晰明了,能夠保障雙方及時行駛權利與履行義務。保障意定監護具有法律效力,更加細化了條文規范,提供了可操作化、具體的方案,能夠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秀芳.公證制度對意定監護作用的探析[J].法制與經濟,2018(04):103-104.
[2] 汪科鵬.以公證的視角談我國意定監護制度的完善[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8,17(01):80-82+107.
[3] 鄭志華.我國意定監護公證制度研究——以《民法典》編纂為視角[J].中國公證,2017(10):33-37.
[4] 李宜鴻.以比例原則為視角改造我國意定監護制度——兼評《民法總則》第33條[J].民商法爭鳴,2017(0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