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
【摘 要】本文按照尋找優勢—發現優勢—發揮優勢的順序,以蒙牛的資源優勢為例進行分析,采用文獻研究法,實證分析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信息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對于企業如何尋找發現發揮優勢進行了分析和介紹。
【關鍵詞】國際貿易;資源優勢;蒙牛;人才;品牌
“全球競爭,降低了整個人類的交易成本,公司觸角最大程度地深入到世界各個角落,于是,從繁華都市到偏僻鄉村,無數個普通人獲得了分享現代文明成果的可能。”自從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后,我國對外貿易業務迅速增多,憑借相對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低廉的制造成本和成熟的產業集群優勢,我國一舉成為“世界工廠”。世界上每天都有公司開張,每天都有公司倒閉,每天都有不同的公司上演著生死沉浮的故事。面對日趨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企業如果發揮好自己的優勢,不僅可以在貿易中取得自身發展,獲取盈利,同時也可以壯大自己的貿易規模,延伸品牌發展。1999年創立的蒙牛,后短短9年時間,使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在國際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蒙牛在國際貿易中保持競爭力的秘訣在哪里?
一、尋找優勢
“公司在整個市場經濟里面的話,它是相當于一個細胞,它是一個執行者,它必須要有很強的競爭力,才能夠優勝劣汰。”--《公司的力量》
公司既是很強大又是很脆弱的,只有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尋找自身發展優勢,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一般來說,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四個方面:成本優勢,即在成本價格上具備的優勢。資源優勢,一個企業資源來源于多方面,比如人力、物力、財力和人際關系等資源;技術優勢企業的立基之本在于技術,技術的核心在于創新;產品優勢,企業要尋找產品優勢,必須分析各目標市場或消費群體的特點進行市場細分,對不同的消費需求盡量予以滿足,抓住主要消費群作為營銷重點,找出與競爭對手差距,才能把握利用好市場機會。那么企業如何尋找自身優勢的關鍵在于,首先,追溯企業歷史發展,如果企業過去具有某種競爭優勢,那么就要找出這種競爭優勢并且判斷它是否可以產生持續競爭力。如果企業過去不具有某種競爭優勢,那么就要分析現在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與過去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變化是否可以為企業產生競爭力,這些競爭力是否可持續。
而蒙牛歷史發展時期的優勢主要來源于資源,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人才。1999年蒙牛一成立,許多在伊利工作的牛根生的老部下一批批地投奔而來,總計有幾百人。除了伊利人事和財務的負責人,伊利各個事業部的頭都到了牛根生這里。可以明顯的看出,蒙牛創立時期具有明顯的人才資源優勢。但是無奶源,無市場,無工廠。跟隨牛根生的這批人原先都是伊利液態奶、冰激凌、策劃營銷的一把手,他們在生產、經營、銷售、市場、原料設備方面在行業內都是頂尖的人才,蒙牛決定采取“虛擬經營”的方式,用“人才”換“資源”。但是蒙牛這一策略引起了行業大佬伊利的注意,于是大佬伊利開始從中作梗,開始“虛擬經營”的幾次談判被攪黃了。蒙牛制定了盡量避免與伊利直接沖突的戰略,化被動為主動。實施虛擬經營。虛擬經營源自于“虛擬企業”的概念。1991年美國學者肯尼斯·普瑞斯等提出了“虛擬企業”的概念,隨后世界范圍內掛起了一場虛擬化經營的浪潮。一般認為,交易費用理論、價值鏈分析理論和供應鏈理論是現代企業虛擬化經營的理論基石。從交易費用經濟學的角度看,由于受到“管理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企業的內部交易費用大于市場交易費用時,企業就應該重新選擇通過市場來完成資源的配置。所以虛擬經營一方面滿足這種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有協議或聯盟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從企業價值鏈和供應鏈的角度考察,虛擬經營的精髓是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將附加值低的功能虛擬化。利用供應鏈的整合,實現戰略聯盟企業的“多贏”。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蒙牛的品牌文化優勢被培養并逐漸凸顯,當今的蒙牛已經超越了伊利,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成為全國第一。與蒙牛創立時期相同,當今蒙牛仍然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企業的技術、經營、管理都是通過人才來實現。通過蒙牛十幾年來戰略性的進行不斷的品牌投資,品牌價值提升列入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20強,蒙牛已具有持久的品牌競爭力。
二、發現資源優勢
企業在維持自身競爭優勢的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一個企業一旦有了某方面的優勢,就勢必會引起競爭對手的注意。當一個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建立起了某種競爭優勢,就會逐漸引起競爭對手的注意,競爭對手不斷培養自身優勢并且逐漸攻破該企業優勢時,就會對這個企業的絕對優勢產生威脅并且削弱。
一個企業資源來源于多方面,比如人力、物力、財力和人際關系等資源。
財力、物力的基礎是金錢,一個企業的人才與文化才是最大的資源優勢,企業的技術、經營、管理都是通過人才來實現的。
蒙牛把國際標準作為發展新常態,用全球最嚴標準打造世界級的中國乳業的國家品牌。其在技術,管理,營銷戰略方面的不斷創新,與其人才資源優勢密不可分。
三、發揮優勢
作為國內乳品行業的領導者之一,蒙牛在納入第一大股東中糧的管理體系時便進行了深遠的國際化的戰略布局,不斷促進自身理念和體制創新,先后引入丹麥阿拉福茲、法國達能兩大戰略股東,三大股東從不同的視角為蒙牛提供戰略經驗的參考,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活力和動力。
在戰略層面,來自中糧的大資源與大平臺推動了蒙牛的全產業鏈布局;在牧場管理方面,阿拉福茲運用自身百年經驗幫蒙牛以國際化標準定義高品質奶源;在工廠升級方面,達能為蒙牛的生產與質量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蒙牛還與IBM、美國白波WhiteWave、名校UC Davis等國際小伙伴也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正是在這樣一個和諧共贏的生態圈內,蒙牛與國內國際、產業內外的伙伴們融合各自優勢,共同做活做強中國乳業,打造全球價值鏈。
除此之外,蒙牛重視綠色經濟。公司治理的理論內核實際上是圍繞“責任”展開的,一方面表現為維護股東、投資者、員工等利益的內部責任,另一方面表現為創造共贏價值的外部責任。乳業產業鏈之長決定了其“俱榮才能一榮”的發展特質。在自身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蒙牛為推動行業整體的發展進程,從產業鏈上游奶源環節延伸到全產業鏈的質量體系,構建了與利益相關方共同成長的共贏生態圈。
聚焦上游奶源環節的提升,蒙牛充分整合國際領先的技術、管理及專家等資源,開展了丹麥農場主進駐中國牧場項目,制定了中國第一本牧場標準化操作規程SOP,更集中力量開辦“牧場主大學”,幫扶800多家牧場從牛群結構、飼喂管理等20多個緯度提升,實現原奶質量和生產效益的雙重提升。
圍繞著“品質”的核心,蒙牛將包括中糧、達能、阿拉福茲以及利樂、紛美、IBM、NBA等有著業務關系的中外戰略合作伙伴匯聚到共贏生態圈的平臺之內,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體驗創新、營銷創新等不同維度推動多方互聯,以各自優勢的融合碰撞,激發價值的最大化,建立起從產品到服務體驗的共贏生態。
蒙牛共贏生態圈的理念與實踐就像一個有超強引力的能量黑洞,將為其吸引到更多優質資源,為增加長期經濟效益提供發展機會。為蒙牛源源不斷的創造發展的力量,驅動蒙牛在“千億級的國際化乳品公司”的2020戰略目標上更穩健、更快速的抵達。
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蒙牛摘得的不只是一個金獎,更是一個清晰有力的未來。蒙牛用實際行動證明綠色項目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個企業對環保價值的投入往往能投射出其在國際化發展遠略和技術創新思路等諸多方面的平衡和完善。
蒙牛積極致力于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的資金投入,節約使用,循環使用,(與其它企業)共同再利用的內部資源3U(優)管理措施,及在能源光伏與生物質綠色能源運用方面都有很多的應用。截止到2017年底,蒙牛累計投入各類環保資金約5億元。蒙牛的綠色經濟戰略和綠色環保行動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形象的發展和成功,也會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