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姝瑤
摘 要:未成年人正處于人格、氣質、品行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小接受一定的國學教育,與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通過學習經典,在品味經典中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規范言行,修身養性,明德開慧,不但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準、豐富青少年的感情世界,更能使他們擁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最終受益自身,造福國家。
當前我國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快,使得中小學生接受各方面文化的渠道也隨之不斷刷新。韓風、日風、歐美風服飾、動漫、飲食、甚至節日的流行也滲透到了中小學生之中,這使得這一時代中小學生處在了文化的沖突和價值觀的多元化中。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外界事物時,中小學生如何能夠進行正確的分析、吸收和基本判斷,如何解決內心的困惑,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能夠給予中小學生有效的指引或借鑒,能夠培育他們成為具有獨立人格與個性的社會主體。因此對中小學生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極其重要。
基于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中小學生對華夏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其實是充滿著好奇的,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著渴望,但是又較為陌生。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用于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的教育現狀十分貼切。他們只是對一些耳熟能詳的詩詞、人名或事件有所了解,可能還是應試下死記硬背的結果,但他們對優秀文化的真正內核卻并未完全領略和了解。這與當前我國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存在不足有關,因此有必要就當前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現狀展開調研。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一,更是當今教育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傳統文化 傳統教育 中小學教育
一、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一)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設
在一些學校,他們也開設主要涉及到《三字經》、《弟子規》等多本標準教材涉及我國的傳統藝術、國學經典以及民俗文化的教育,他們會每周給學生安排一個課時左右的傳統文化的教育,通過老師引導,學生自學等的方式開展。
(二)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成果
除了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外,中小學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載體主要集中于語文課程教育、節假日教育以及政府的推廣宣傳等方面。近年來對中小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于中小學生的德育、文化素養培育有著積極作用。通過傳統文化教育能夠讓更多學生深入了解到我國優秀的文化底蘊,也讓學生更加熱愛中國與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傳統文化教育不被重視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被重視,學生平時的課業繁重,很少有空閑的時間去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學生們只能通過書本上接觸到些許的只字片語,而且缺乏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方面渠道比較單一。例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很多學校以應試教育為導向,偏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只是簡單的讓學生記憶一定的詩詞、典故等為主的傳統文化知識,而缺少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
二、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存在不足
在當前調研對象的幾所學校中,并沒有存在專職的傳統文化教師般是由其他科任老師兼職,師資力量存在匱乏而大部分教師在傳統文化教學過程中延續傳統的滿堂灌形式,使得部分學生缺乏興趣,課堂氛圍并不活躍。由于大部分教師重視應試教育課程,對傳統文化教學缺乏熱情,創新精神不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二)學生基礎和認知存在差異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當前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如何引導他們進行學習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日常教師不可能一一展開輔導,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兼顧所有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然而也存在一個情況就是有些學生對傳統的文化課程不太感興趣,他們認為傳統文化的教學擠占了他們的學習時間,給他們的日常課業增添了一定的負擔,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太濃厚。這就使得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學的定位,成為當前中小學傳統文化教學的一個熱點問題。
(三)傳統文化教育意識淡薄
在當今的教育現狀中,雖然我們主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很少有人會關心學生的品德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使得社會、學校和家長幾乎只關注學生的分數和考試科目,而不重視甚至忽略了其他科目的教學。眾所周知的,在中小學的課程教學中,語文、數學、英語的地位要遠遠高于音樂、美術、體育、品德等課程。而且一些學校也還沒有開設相關的傳統文化課程,這就導致了學生根本沒有好好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因此,中小學生就受不到一些傳統的文化教育。
三、提升傳統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政府建立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我們認為: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對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政府相關教育部門應鼓勵傳統文化教育在所有中小學中的普及,教育部門應逐漸引導中小學形成校本課程與傳統文化課程相結合的形式,并就當前用于中小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資金、教材等給予大力支持。
(二)借助網絡拓展文化視野
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使得現在的中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斷得到拓展。然而,我們都知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學生既可以很好的利用它進行學習,也有可能因使用不當而成迷網絡荒廢學業。這時候,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不應該強制學生遠離網絡,而是應該鼓勵引導并監督他們正確的利用網絡,養成健康上網的好習慣,從網絡上汲取和學習傳統文化資源,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理解。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無盡的思想和精神財富,加強對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對于新時代中小學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融入傳統文化的教育,為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提供和創造一個更加豐富和完善的平臺,培養他們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