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
【內容摘要】雖然在素質教育盛行的當下創新教學方式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信息有些閉塞的農村,教學模式卻一直難以改變。這種地區間教學不平衡的現狀不僅阻礙了教學改革,同時也抑制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因此本文根據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做出分析,并探究教師如何做好物理分組實驗小組合作學習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合作學習 教學探究
引言
農村初中教學由于許多現實因素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常常出現很多難以處理的問題。而在初中物理教學領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即是教師們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對現階段教學模式深入研究而總結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實地教學中合理運用將能有效改變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尷尬現狀。
一、農村初中教學中存在問題
雖然近些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很重視教學模式革新,但是這一對策在農村地區卻無法很好地施行。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落后、教育事業起步較晚、與外界交流過少等問題,導致農村的初中物理教學與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從師資還是教學質量來看,農村教學都難以達到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在農村初中教育對于教學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的趨勢下,農村初中教育卻一直難以獲取到足夠的教學資源,同時政府對于農村教學的關注度也明顯不夠,提供給農村教育的發展空間實在太小。另一方面,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在農村依然根深蒂固,給教學模式改革帶來了很大阻力。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沒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的意識,不僅使得學生無法接受到最新知識,同時也阻礙了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
影響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另一個現實因素即是農村初中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雖然教育部門已經對農村的初中學校給予了重視,并下撥資金來幫助學校改善教學設施。相比農村初中以前的教辦學條件,現在的農村初中是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學生由破舊的土房子搬進了寬敞的教室、學生也配備了基本的物理實驗器材、教師也可以使用上一些先進的教學器材,但是諸如教師專業素養不足、教學設施種類過少、教學經費不足等問題還是一直困擾著現階段的農村初中教學,使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舉步維艱。另一方面,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遷移的問題也影響著農村初中教育的發展。農村人口原本就少,在這種問題的影響下,生源匱乏的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這種尷尬現狀不僅導致農村教學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使得學校無法獲取到足夠的教學資金來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因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二、分組實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對策
1.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如何合理的分組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同時,一個結構合理的學習小組將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課堂開頭時應先將班級人數平均地分配到各個小組,同時至少要保證每個小組學生總體的學習能力不能過高或過低,避免出現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習能力兩極分化,影響教學質量。教師能否很好的掌握課堂分組的分寸,不僅能影響到小組之間的實驗進度,同時這也是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教師在分配完小組成員后,也要注意各個學生在小組中的分工。倘若一個小組沒有組長,那其課堂學習效率必定難以達到小組合作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分配時也要確定好小組中每個學生的職責,使每個學生在物理實驗中不僅要完成實驗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個人職責。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各個小組在實驗時井然有序,同時也能起到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加強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作用。
2.重視小組之間的競爭
在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也不能僅僅局限在各個小組內部,教師也應適當地引導各個小組之間交流合作或是競爭。以人教版《物理》教材為例,在《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這一課時中,教師可以開展一個“電流與電壓和電阻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的實驗探究,再讓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并提供物質獎勵,然后讓各個小組開始自主實驗、探索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隱含關系。同時,教師在學生做探究實驗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最后選出實驗效果最好的小組并給予獎勵。各個小組在這一教學機制的促進下,不僅能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凝聚力,同時也能促使各個成員自發地為了小組榮譽而積極探索、實驗。
3.重視課堂評價總結
另外在課堂最后,教師也要注意評價總結這一環節。由于農村教學資源的匱乏,學生在課后一般很難獲取到足夠的學習輔助資源,因此假如教師沒有做好課堂結尾的總結,使學生帶著問題下課,時間久了問題漸漸積累并定會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從學生角度來說,經過一節課的小組學習、實驗,產生許多思想閃光點的同時,也必定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教師就有必要在課堂的結尾對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徹底掃除學生實驗中的障礙。從教師角度來說,課堂的總結也是總結教學重點、積累教學經驗的必要環節。
結束語
通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雖然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但只要教師能夠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就能有效彌補這些短板。當然,僅僅通過本文的這些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教師能夠在實地教學中多加思考、探索,創新教學方式,為我國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家貴、王佩賢 等. 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正揚. 初中物理課程實驗教學標準解讀[J]. 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