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芬
摘 要:隨著“雙創”的開展,全國各地高校逐漸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來,設置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并不斷掀起了創新創業大賽熱潮,為廣大有創業想法和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提供了創業的實戰場地。雖然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存在大學生創業意識淡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高校可以通過以興趣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以項目為載體創新教學模式,構建師資隊伍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創新創業課堂中去。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高校;教學
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在高等學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意見》明確了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同時也為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抓手。也正是在此推動下,近幾年,全國各地高校逐漸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來,設置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除此之外,各地高校不僅掀起了“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計劃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大賽的熱潮,還為廣大有創業想法和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提供了創業園地,為他們提供創業的實戰場地。雖然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意識淡薄
由于受到傳統就業意識的影響,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畢業后實在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才會選擇創業,所以,創業成為畢業后的無奈之舉。而另一方面,創業所需的資金投入、創業所需的能力要求、創業所需的知識要求等也在心理上對高校畢業生造成了對創業的恐懼和排斥。
(二)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現今創新創業課堂大多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的傳統“輸入式”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了知識,缺乏自我的思考。
(三)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該門課程的教師基本由缺乏創業實戰經驗和企業工作經驗的輔導員或多年從事學生工作的管理者擔任。在創新創業教學團隊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主要來源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課本知識,對于創新創業這樣需要經驗的課程來說,不具備任何說服力。
二、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的構建
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并且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那就意味著從學生入校到畢業、從專業教育到素質教育、從理論學習到實踐訓練、從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等諸方面,全方位、立體化地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一)以興趣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轉變教學觀念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而不僅僅是創新創業的技巧。所以,在創新創業教育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因為,假如學生具備創業的只是技巧,而沒有很好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話,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按部就班,不具備將來有創新和有創造性的才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創業課程的熱情和興趣,構建以興趣為導向的課程學習體系,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性。
(二)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的實踐中找到恰當的創業點,使其成為自主的創新、創業理念。
(三)創新教學模式
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的教學模式不應該僅僅是“你講我聽”的傳統“輸入式”教學模式,而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參與式教學,應該更多地融入到其中,體現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新教學模式。除此之外,創業人員經驗分享、訪談、創業游戲、創業沙盤等教學方式在創業教育課堂中的應用,對于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激發學生創業興趣等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構建師資隊伍
高校缺乏專業對口及具有創業實戰經歷的授課教師,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很多時候都憑借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書本上的理論進行講授,導致學生對創業知識似懂非懂。而高校創業教師應該由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外企業導師組成。校內專職教師應該具備經濟學、管理學等教育背景,而不是由憑借生活經歷或書本知識的教師組成。校外企業導師則可以邀請熟悉創業流程、管理經驗豐富的校外企業家或成功創業者擔任。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又能激發學生們的創業熱情。
三、結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要樹立起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合理開展與其學習生活相貼近的教育教學,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其次,要構建出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把整個創新創業教育全方位、立體化地融入到創新創業課堂中去。最后,以大創項目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的實踐中找到恰當的創業點,使其成為自主的創新、創業理念。
參考文獻:
[1] 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 黃兆信.王志強.劉嬋娟.地方高校創業教育轉型發展之維[J]. 教育研究,2015(02).
[3] 馬永斌.柏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06).
[4] 王占仁.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化特性與發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