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在互聯網中的形態得到改變,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風險,這些風險對處在互聯網時代中的金融產生了很多挑戰。本文從金融在互聯網中所處的環境及所面臨的各種挑戰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對如何處理存在的風險及面對挑戰時做出的選擇進行闡述,推動我國互聯網時代金融安全措施的完善。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如今互聯網技術在世界各處都存在著廣泛的運用,互聯網已成為當今社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組成結構,人們在日常生活的辦公、娛樂等事務中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著互聯網技術,宣布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當然,隨著互聯網時代融入我們的社會中,各項經濟活動也在積極運用著互聯網技術,作為各項經濟活動的中心,金融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時所產生的問題及風險也是極多的。
一、互聯網時代金融所處的環境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快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金融作為資金和信息的中介,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影響下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傳統金融的各方面在互聯網技術的融入下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互聯網技術使得金融業的運行效率得到了很大速度的提升,解決了以往金融業務的諸多問題,讓客戶獲得了更大的便利和服務。
(一)互聯網產生大量數據
互聯網技術之所以能夠解決金融業中的諸多問題,一方面依托于其強大的信息交通功能,使得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信息節點。互聯網記錄這些信息節點的衣食住行等信息,形成大量數據,供給進一步的交流。而且互聯網技術的信息記錄手段相比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信息記錄手段,更具有真實性,采錄的信息更具有意義。
(二)高效的風控促進金融服務的質量及推動產品的創新
風險作為金融機構服務的成本,是決定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和產品的關鍵。在風險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圍內,為了達到更大的獲利,金融結構會加強服務和產品創新力度。金融風控中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風險評估,當然,信息評估很重要的一環節就是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所采集的信息的質量直接決定風險評估的效率和準確度。當所采集的信息更加準確、海量,所產生的運用意義也就越大,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加種類豐富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實現高效的風控。
(三)去中心化
目前互聯網金融一大趨向就是信息去中心化,這一趨向也使得作為金融供求的雙方所發生的信息傳遞和交換變得更加的便捷。傳統的金融中心的解決委托的代理的職能,受到互聯網時代技術的打擊,金融供求雙方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可以更加快捷地得到雙方更加真實的信息,所以傳統的信息中心、金融中介也逐漸失去了其意義。同時,區塊鏈技術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區塊鏈技術是以一種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能夠運用極低的成本來解決傳統難以解決的身份識別和信用問題,從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個金融運行體系的運行效率。
(四)平臺化
在傳統的金融結構中,由于經歷和理性的缺乏,一個經濟體很難快速又準確地得到雙方的供求狀況,雙方也很難達成較為完全的信任。在這種既要發揮金融中介功能和避免傳統中介弊端的角色下,互聯網平臺便可很恰當地充當這個中介,為供求雙方提供專業的信息匹配服務。
二、互聯網時代金融也面臨的風險
(一)“長尾”客戶風險
在互聯網時代,經濟體數量的激增既豐富了金融參與者的種類和數量,但也使得金融市場中的風險變得多元化,提高了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使得市場中更容易發生風險事件。
(二)去中心化風險
雖然去中心化給當前的金融市場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也使得金融風險的傳播速度變得更加迅速,使得控制金融風險所需的監管力度和難度變得更加大,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三)技術風險
互聯網技術雖然目前發展的非常迅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著某些技術漏洞,這些漏洞也會給金融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引發客戶的信息泄露、賬戶資金被盜等風險。
(五)信息風險
在互聯網時代,國家信息安全也受互聯網技術所影響,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國家運轉提供支持的同時,也是國家核心信息安全的一個重大隱患,這些信息一旦泄露給國外敵對勢力,也會成為其威脅我國金融的一個大的突破口。
三、保護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措施
(一)金融安全網
目前各國為了針對金融危機設定了金融安全網,這是一種市場化的安全措施,能夠有效減輕系統性金融風險,在維護金融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數據征信
傳統征信方式下,數據結構單一,不能全面反映機構或個人的信用水平。在互聯網時代,運用大數據征信可以全面地反映經濟體的信用水平,更加規范人們的行為。
(三)智能風控
金融機構的風控監管力度不夠大,主觀動機占主體,難以形成有效地監控體系。在新如今的互聯網金融時代,互聯網智能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我國人口眾多特點帶來的問題,完善經濟結構,推動征信系統的建設。
總結:
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相對應也為金融帶來了新的風險。合理運用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技術,有效分析目前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歸納出相對性的解決方法和措施,使維護金融安全的難度有效降低。
參考文獻:
[1] 何德旭,史曉琳. 互聯網時代的金融風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8(02):39-45.
[2] 王雷. 網絡金融的國際比較與借鑒[D].東北財經大學,2003.
[3] 鄭敏.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風險及其防范[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 李張珍.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商業銀行創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