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實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一體化的不斷發展,非營利組織在我國和諧化發展軌道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調節政府與其他各方關系、彌補政府政策失靈、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多公益性服務的重要職能。
然而,非營利組織在成長進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變得日趨明顯,如: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執行效果差;人事制度不合理等等問題。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非營利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如何更好的完善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健全非營利組織的管理體制,使非營利組織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和諧化發展進程就成為目前眾多非營利組織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史密斯(2012)[1]在首都經貿大學發表了題為《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社會地位及其影響》的精彩演講。他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需求的多樣化,這類組織在全世界正處于上升趨勢,將來的繁榮是必然的。
2.國內研究現狀
鞠霞在《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若干問題探討》(2013)[2]一文中指出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擁有輔助政府治理、實現政府一部分治理、保障公共服務目標實現的職能,同時還要不斷促進組織自身發展。
努爾艾力·阿布都熱衣木在《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問題》(2016)[3]一文中指出我國大部分的非營利組織具有“公立”性質,資金主要靠政府撥款。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必須擁有實現政府部分職能、保障公共服務目標實現的能力,同時還要不斷促進組織自身發展。
二、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制度概述
1.非營利組織概述
非營利組織的三個特征:
(1)非營利組織的非營利性,這是非營利組織的實質特征。非營利性,并不是說非營利組織不能進行營利活動,或者說非營利組織不能通過自身的經營手段為非營利組織創造收入與利潤。而是說,非營利組織不應該把“營利”作為工作重心。
(2)非營利組織的自愿性,這是非營利組織建立的基礎。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成員都是通過自愿的形式參與到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服務與建設中來的;
(3)非營利組織的獨立自主性。非營利組織是獨立于政府、市場之外的能夠進行自主管理與實現價值目標的組織。
2.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制度概述
我國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非營利組織要遵循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
(2)非營利組織要保證組織資金的安全完整并能夠有效利用組織資金。
(3)非營利組織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和完整。
三、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意識淡薄
當非營利組織作為接受政府撥款和社會捐贈的受贈方時,非營利組織對這部分公益資產只擁有控制權和使用權,并不牽涉收益權和處分權。因為權力的限制,使得非營利組織內部的管理層對于如何提高營資金運效率的積極性略顯不足,對于如何完善和發展組織內部控制制度的積極性略顯不高,這一切無不揭示著非營利組織在不斷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意識淡薄。
2.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執行效果差
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與發展是實行組織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正常情況下,非營利組織的最高決策層應當是組織設立的理事會或董事會。但現實表明,許多非營利組織的最高決策層在組織內部形同虛設。部分非營利組織甚至沒有設立理事會或董事會。組織內部的大小決策僅由組織的理事長或董事長一人決策,這就進一步加重了組織在進行內部治理時暴露的問題。
而由于組織內部理事會或董事會的缺失,使得監事會不能更好的履行監督職責,不能對董事會或理事會的職權起到制約作用,失去其應有的意義。
3.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
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多數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風險評估系統,隨著市場經濟的越發復雜,致使非營利組織在應對外來風險時,顯得更加的措手不及和力不從心。非營利組織在進行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評估體系,對風險進行把控和規避,就可能為非營利組織下一步的發展埋下隱患,更嚴重的是,可能會使組織喪失其本性,從而使民眾喪失對非營利組織的信任。
四、解決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1.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加強組織文化建設
基于非營利組織的特殊性質,注定了非營利組織的組織文化是與眾不同的。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加強組織文化建設,需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著手:
(1)建立非營利組織的文化體系。
(2)在非營利組織的文化建設完成的基礎之上,將組織文化逐步融入到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也就是組織的內部控制體系之中,使組織文化與組織管理緊密結合。
2.健全組織內部治理結構
(1)要確立起組織內部的決策機構、執行機構與監督機構。
(2)非營利組織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應保證決策的民主性,公立非營利組織的決策機構成員應該從利益相關群體中進行選聘;
(3)為了保證非營利組織職責的履行效果,組織應該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選聘高級管理人員并明確其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3.持續進行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持續進行風險的識別與評估,首先,要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風險管理部門要不斷明確非營利組織在進行商業活動中所可能遇到的風險,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組織可能遇到的風險作出評估,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確風險發生概率;其次,非營利組織應當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制度。建立風險管理制度不僅要符合組織的具體情況,還應該盡可能的規避非營利組織在進行商業活動中可能遇到的風險;最后,非營利組織應當針對組織可能遇到的風險,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Hovden Jorid,Assessing the sociology of sport: On sport organizations and neoliberal discourses,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15.
[2]鞠霞.非營利組織內部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外資,2013:196.
[3]努爾艾力·阿布都熱衣木.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