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我們不能將其完全消除,但可以利用相關方法進行合理控制。房地產行業素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項目投資金額大,開發周期長,資金回收緩慢,財務風險一直居高不下;加之,近年國家政策層出不窮,房地產企業風險加劇。本文主要就JBFZ房地產企業的內部原因進行分析,以期對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有所建議與幫助。
關鍵詞 財務風險;JBFZ房地產企業;建議
房地產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屬于新興行業,但其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迅速,在較短時間內就占據了大量的市場。近年,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其高風險的特性也越來越突出,企業想要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財務風險控制必須被提上日程,而企業內部不合理因素是引發財務風險最直接的原因。
一、財務風險的理解
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不確定性,又稱融資風險或籌資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的不確定性。常見的財務風險有籌資風險、營運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本文分析的是JBFZ廣義的財務風險。
二、JBFZ產生財務風險的內因
(1)籌資渠道單一,資金結構不合理;JBFZ其獲取資金的主要途徑就是銀行借貸,各年銀行借款占負債總額的比重接近50%。在2015和2016年企業有利用一些信托融資,但是與銀行借貸相比,其規模非常小。企業較多的利用銀行借貸來進行籌資,高額的資金成本會對企業的利潤積累產生抵減作用;同時會使企業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而且國家信貸政策的每一次改變,JBFZ的資金鏈都會面臨巨大的沖擊,財務風險便由此而來。
另一方面,房地產素有投資金額大、開發周期長的特點,而其籌集到的資金又趨于短期化,這就使得企業經常出現“短債長投”的現象,將短期資金投放到長期投資中,還未收回資金、產生利潤,就要面臨還款問題,這無疑會引發甚至加重財務風險。就JBFZ的資金結構來看,其債務性籌資為主,權益性籌資為輔;短期借款較多,長期借款較少;流動負債較多,長期負債較少。這樣的資金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不容小視。
(2)運營渠道不廣泛,銷售模式單一;房產企業銷售模式眾多,而一直以來JBFZ采用的基本都是自主銷售,對其他模式利用甚少,這樣單一的銷售模式在部分情況下對企業發展是不太好的。自主銷售模式下,銷售團隊由企業自己掌握,便于控制和管理,同時也能減少企業利潤的流失,但與專業的代理商相比,在市場拓展和掌握市場信息的廣度、深度方面還是略顯遜色的,特別是在企業進入新的地理區域時。網絡營銷模式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但JBFZ對其的運用略顯不足,缺乏重視。
(3)缺乏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自2010年以來,JBFZ財務狀況一直大幅波動,財務指標每年總是出現正負交替的變動,其利潤亦是如此,盈利狀況很不穩定;而企業也并沒有采取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防范改進措施,說明其缺乏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雖然企業在2014年引進了ERP管理平臺,但其主要的功能是對企業的資源進行規劃,對企業的資金、成本等進行管理,并沒有預測監控或者防范財務風險的機制,而且企業也并沒有對財務風險進行系統的管理,總是在風險出現之后再采取措施,對潛在風險無法識別,這無疑會加重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JBFZ財務風險的應對建議
(1)靈活應對環境與政策的變化;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房地產不僅受制于國家政策,還常被經濟環境左右,JBFZ可以安排專門的人員來進行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分析工作,準確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在此基礎上,對其充分利用,靈活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盡量降低外部因素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2)籌資渠道向多元化發展,調整企業資金結構;JBFZ現階段主要依賴銀行借貸和少量信托融資來進行籌資,銀行借貸的籌資成本普遍較高,這會讓企業面臨較大的壓力,企業應發展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如合作開發、預收款、預期收益融資、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信托融資等。JBFZ應該大膽嘗試各式各樣的籌資渠道,積極尋找最優的、最適合企業的籌資組合,爭取做到籌資成本最低,財務風險最小。在充分考慮JBFZ自身實際情況、資金需求量、籌資成本及難易程度等的基礎上,結合財務杠桿系數分析,尋求最佳的長短期資金比例,優化其資金結構。
(3)靈活應用各種銷售模式;在天津和泉州這些業務較多、較熟悉的地區,企業適合采用自主銷售的銷售模式,擁有自己的銷售團隊,能節約成本,保持利潤,還方便管理控制。在開拓新市場方面,JBFZ可以采用代理銷售模式,代理商熟悉當地市場環境,擁有大量客戶源,銷售能力和推廣能力也特別強。待到企業打開當地市場,可以慢慢向自主銷售過渡。
當今是互聯網時代,在傳統銷售方式的基礎上,JBFZ應建立健全企業的網絡營銷平臺,借助網絡對產品進行宣傳銷售。與報紙、傳單、媒體廣告相比,網絡可將更多更全面的商品房信息快速大范圍傳播開,達到更理想的宣傳效果,有效提高銷售效率;其次網絡營銷能夠減少人力財力的花費,有效降低成本。
(4)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提前預測到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助于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對于近年財務狀況不穩定的JBFZ來說,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勢在必行。首先JBFZ可通過已有的ERP系統監測主要財務指標和各類杠桿系數實現初步大概的財務風險預警;其次引進Z模型和F分數模型,深入全面評估和預測其風險狀況,第一時間發現潛在風險,以便采取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防控策略。
總之,希望通過初步的研究探討,能夠為JBFZ房產企業以及與其情況類似的企業應對財務風險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曾蓮編著.企業財務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2]苗家欣.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企業導報,2015(01).
[3]魏素艷.企業財務分析 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4]宿振.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統計與管理.2015(2).
[5]林曉軍.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16(14).
作者簡介:王俊杰(1995-),男,漢族,四川自貢人,會計碩士,江西財經大學大學會計學院MPAcc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