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提升專業英語素養的一種重要手段,受消費文化、外語教育功用性、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英語專業的閱讀現狀并不理想;從塑造學生的專業學科素養出發,可從營造閱讀氛圍、提升英語教育的人文性、改革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等層面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科素養;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英語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學科重點之一,各個教育階段的英語層次與難度都有很明顯的不同,但是教學的過程都離不開對閱讀的教學,尤其是對經典文學的閱讀教學。英語是一門人文學科,專業英語的教學,離不開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師必須在大語言文化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科素養。
一、英語專業閱讀的現狀及原因
當前英語專業的學生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學生明確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自己應該讀什么深度的書。據相關研究發現,英語專業學生對閱讀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閱讀經典文學的閱讀時間更是少,還有大部分的同學了解經典文學是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想要學好英語這一門語言,就得充分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經典文學是對語言的一種濃縮和提煉,是這個國家的語言的精髓,它可以給讀者在語言和文化上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拓寬讀者的視野。因此,將對經典文學的閱讀引入到英語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專業英語學生英語閱讀的閱讀時間少、閱讀質量差,這個現狀的原因有如下三點:
1.消費文化的影響
上個世紀末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產生了各種消費文化觀念與思潮,隨即帶來了一系列的文化問題。比如說產生了商業性強、娛樂性高的大眾文化等,這些文化現象背后產生的快餐消費、批量生產,都對閱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對于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對英語的閱讀深度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閱讀成了他們娛樂、消遣的一種方式,而對于經典文學的求知、審美卻無人問津。還有娛樂方式,即使在空閑時間,學生們也忙著玩手機、刷微博,閱讀方式在改變,每天在不斷地進行快餐閱讀,可能閱讀量很大,但是閱讀的深度遠遠達不到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要求。
2.外語教育的功用性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動機就是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八級考試,獲得一個證書。對于外語而言,本身就是一門功用性很強的學科,再加上市場的導向性,對外語的教育就忽視了對人文的修養和人文的關懷。在教學生,注重對記憶、背誦的教學模仿,輕視對人文知識的教學。另外,學生的動機也決定了他們沒有時間去進行對經典文學的閱讀,每天對英語的學習就是刷題、背單詞、背詞組,不重視對英語的閱讀。
3.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
英語專業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影響,根據《新大綱》的要求,英語專業課的專業技能課,像聽、說、讀、寫、譯等所占的比例相當大,另外再加上相關的專業知識課程,對于語言和文學留下的比例就很少了。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語言技能的方式主要是由聽、說、讀、寫、譯等這些專業技能的訓練為主,而語言知識,像閱讀教學等為綱。因此,在英語專業學習中,忽略了對閱讀的技能培訓,尤其是對經典閱讀的深入。英語專業的課程的設置忽略了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經典文學的閱讀,勿略了英語學習的人文性。
二、提高專業英語學科素養的對策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大家的閱讀積極主動性。對于學校,加大對經典閱讀活動的投入,像提高經典文學讀書的質量和數量,尤其是學校的圖書館,一定確保經典文學作品的質量,完善經典閱讀的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學校領導以及教師要關心學生對于經典閱讀的現狀,加大對課外的引導,經常舉辦一些對經典文學的閱讀的活動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2.注重英語教育的人文性
本身英語就是一門功用性比較強的語言,對于英語的教育過于重工具性,忽視了人文性。但是,對英語的教育要注重學科素養,注重綜合培養學生的素質。在英語教學中,將人文教育引入到課堂中去,重視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經典文學的閱讀,幫助學生了解英國文化和風俗。對于專業英語的學生而言,人文素養有著自己特殊的內涵,除了要了解其人文知識、歷史知識、哲學知識、美學知識外,還要有英語思維能力,即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機遇與挑戰并存,要有縝密的英語思維能力。
3.改革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式
相較傳統課程設置來說,加大對文學、文化等相關知識的教育,重視與英語有關的教育、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一系列的問題。加大文學經典閱讀的課程,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注重對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的培訓,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人文知識、人文素養。傳統教學大多是以背誦、記憶、模仿、復述這些機械腦力勞動為主,不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起一些課堂討論、編排演出小短劇等課堂活動調動學生閱讀經典文學的積極主動性。
英語的教學是與其他科目教學不同的一門學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要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方式上滲透人文素養。教師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講單詞、講詞組,而是在此基礎上導入英語的文學背景。優秀的、有深度的英語文學作品,對其進行閱讀、賞析、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洋.CBI教學理念下的高校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外語學刊,2015(03):135-138.
[2] 常俊躍,劉曉蕖,鄧耀臣.內容依托式教學改革對英語專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外語,2009,6(03):40-48+53.
[3] 錢曉霞.試論英語專業閱讀課教學中學生文學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7(06):59-64+79.
作者簡介:王玲玲 (1980年5月—),女,籍貫:吉林通化,最高學歷:碩士研究生,最高學位: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專業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