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戰略管理日益受到國有企業的重視。戰略管理的實施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論文通過宏觀環境及行業背景分析,結合某國有企業發展現狀,有所側重地提出了企業的發展戰略思路及實施措施,為企業更好的發展提供決策建議。
【Abstract】With the integration of global economy and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the company.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cro-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background,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the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provide the decision suggestion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關鍵詞】國有企業;戰略;思路;實施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strategy;ideas;implementation
【中圖分類號】C9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6-0005-02
1 公司背景介紹
某國有企業為工業制造集團,產業結構集科研設計、工業制造與安裝、工程服務,科技檢測與監控于一體,行業領域涉及鐵路、公路、港口、隧道、基礎等。核心技術優勢為高速鐵路建設用特種機械裝備研制,并擁有自身產業基地。“十二五”期間在高速鐵路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實現產業翻番,規模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2 宏觀環境及行業市場分析
“十三五”期間,縱觀國內形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批示和強調“要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推進,為公司發揮資本優勢、實施兼并重組、加快發展步伐、提升綜合競爭力提供了新動力。國家實施的以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為引領的戰略布局[1],以加快城市群建設為背景的立體交通體系,特別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工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特色小鎮建設等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從面臨的挑戰看,目前國家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 “后高鐵”時代漸漸來臨,地方建筑市場PPP模式不斷變化調整,特別是2018年以來,國家整頓金融秩序,規范投資行為,市場環境趨緊,加上有些項目投資大、資金回收周期長等因素的影響,市場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
面對機遇及挑戰,沉下心厘清思路,結合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及行業發展背景,認真分析總結公司發展狀態,提出了公司的發展戰略思路及實施計劃。
3 遠景規劃目標
主要經濟指標以平均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遞增。新的產業蓬勃發展,研發體系高效運轉,經營布局更加合理,產品結構更加豐富,傳統優勢領域市場地位更加鞏固,新領域新產業新產品規模化發展。
4 總體戰略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秉承“中國裝備、裝備世界”的歷史使命,認真落實上級公司發展戰略要求,把做強、做優、做大企業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把高端工業制造作為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把提質增效作為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方針,把轉型升級作為企業發展的必要戰略路徑;實現“三大突破”,即:經營指標翻番或倍增實現新突破、結構性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新突破、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實現新突破,加快結構調整,加強科技創新,持續推進改革,全面強化管理;夯實基礎,聚焦主業,相關多元,循序漸進,惠及員工。將集團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科技研發、生產制造、應用服務一體化的現代工業企業集團。
5 總體發展思路
①做好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通過優化、完善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強化管理、模式創新、改制上市、戰略合作、合理布局、技術創新、財力積累、海外經營等措施[4],努力實現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業務創新,進一步提高企業整體實力。
②充分發揮大研發體系作用,加強與上游企業、高校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在高速鐵路公路、軌道交通、地下管廊、環保裝備等方面突破和掌握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實現工程機械產業一體化,產品多元化目標。堅持以產研結合為核心,以科技研發為主導,帶動并提升集團公司生產制造加工手段與能力,進一步完善集團產業布局,實現股份公司打造華中地區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的戰略目標。
③堅持以服務工程施工機械裝備產業化為特色,以促進工程施工機械化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工程施工領域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以宏盛募投項目為落腳點,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增強企業引領市場的發展能力。同時高度結合“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等政策指引,不斷提高國際業務占比,依托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科研開發等手段顯著增強核心競爭優勢,加速產業鏈及新興產業不斷擴展,對企業發展形成有效支撐。
④夯實基礎,修煉內功。管理方面構建責權清晰、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和充滿活力的激勵約束機制,使成本費用大幅降低,取得成本優勢;培育一支梯次、結構合理,有效支撐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隊伍;加強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企業各項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實現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實現集團公司“三大突破”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6 規劃實施計劃
一是統一認識,牢固樹立高端工業制造產業發展方向。
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良好機遇下,在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和新一輪的設備需求劇增的背景下,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團結一致,把高端工業制造作為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持續保持技術領域的核心優勢,在傳統專用施工裝備基礎上,重點推進供給側改革,積極拓展環保裝備、地下空間及管廊[2],不斷延伸研發領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二是全面打造科技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專業化團隊,實現科技研發、生產制造、應用服務一體化現代工業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
全力打造科技研發團隊,通過研發體系改革充分激發研究設計院雄厚的自主研發力量,為未來集團公司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全力打造專業化的產品生產制造團隊,以提升業態為目標,打造以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先進制造加工手段為目的,全面提升制造水平、制造手段和制造質量,實現精品目標;全力打造集團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縮短管理鏈條,提升管控能力和管控效能,實現高質高效統一指揮且強有力的管理目標。
三是大力推進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戰略,不斷推進企業結構調整和業態提升。
在提質增效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合理規劃產品、產業布局,推動三級子公司努力打造專業化、差異化、品牌化競爭優勢。把科技創新、管理提升始終作為兩大重要手段,通過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來不斷強化,不斷推進企業結構調整和業態提升,為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筑牢基礎。
四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成果,加強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垂直整合。
集團公司下屬三級企業中有業內享有良好口碑與設計力量的產品研發設計單位,有以工業制造為主業的制造單位,占據有力條件,已經具有一條完整的企業內部價值鏈[3]。下一步通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用改革成果作為敲門磚,加強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垂直整合,打通阻礙價值鏈順暢運行的關節部位。以研發體系為龍頭,帶動集團內部產業的快速發展。深入分析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通過對體制機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縮短管理鏈條,發揮總部管控效應,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和運轉效率,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佚名.行政權力結構視角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研究.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C] . 2016.
【2】趙歡. 解讀《中國制造2025》[J]. 時代汽車,2015(5):58-61.
【3】黃津孚.現代企業管理原理[M].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2.
【4】邁克爾·A·希特, R·杜安·愛爾蘭. 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