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作為一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調研類實訓課程,《東莞外貿熱點問題調查與分析》在教學實踐中正逐步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然而傳統教學模式慣性下學生角色轉變困難等多重因素制約了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文中針對上述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東莞 外貿熱點 模塊化教學 實訓課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2016-2017年度院級教改項目“《東莞外貿熱點問題調查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238-02
《東莞外貿熱點問題調查與分析》是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調研類實訓課程,其要求學生掌握東莞外貿熱點問題調查的方法與技巧,是具有較強地方特色的專業必修實訓課程。
本課程以往的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講、學生記”的機械教學,直接導致課程內容安排及課時設置不夠科學,其教學效果遠遠落后于自覺學習、積極參與、自由討論的組織形式。
一、本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方向
本課程的模塊化教學改革,力求重構以學生為主體的《東莞外貿熱點問題調查與分析》實訓課程內容安排,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在實訓過程中突出其應掌握的技能訓練,內容含有“外貿熱點知識模塊”、“選題技能模塊”、“調研技能模塊”、“調研成果展示及應用模塊”等四個基本模塊。
二、本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具體任務
(一)模塊化教學過程梳理——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逐層推進
模塊化教學應重視逐步推進學生調研及參與的主體地位,因此,應首先確定學生在該實訓課程中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根據其確定模塊化教學的具體內容安排,編寫符合學生調研技能需求的實訓指導書。其中,外貿熱點知識模塊側重“分組熱點討論”,加深學生對東莞地區在新常態背景下外貿熱點的了解;選題技能模塊經由“學生選題互評”,提高學生思考、判斷、評價各自選題的適用性的能力;調研技能模塊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課堂開展學生調研技能及外貿知識競賽;調研成果及應用模塊力求實現“在教師的鼓勵與指導下發表調研報告和論文等相關成果”或以微信等媒體為依托的成果展示”。
(二)模塊化教學內容豐富——強調課程教學資源的共同開發
模塊化教學改革中應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突出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推動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本課程課時一周,但實訓周期較長(一般包括課程所在學期及寒假),學生在課外投入精力相對較多。
三、本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效果的制約因素
(一)傳統教學模式慣性下學生角色轉變困難
一直以來,學生在實訓課程中,都存在較為被動的“被分配角色”、“被指定任務”、“被給予成績”的情況。慣性的延續使學生在調研類實訓課程中對課題認知不足,缺乏調研熱情,主動探究的好奇心不夠,主體地位不明顯,課堂參與度和活躍度有待提高。
(二)授課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的局限
本課程擁有一支專業知識較為扎實、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隊伍。然而,模塊化教學改革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較豐富的外貿行業經驗,能夠敏銳地捕捉本土外貿熱點問題并有較為成熟的見解,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特別是能夠準確把控實踐教學節奏,并能針對學生的調研成果及時給出有針對性地指導。然而,目前來看,實踐經驗及實踐教學水平的局限,使得專業教師在模塊化教學改革中顯得力不從心。
(三)模塊化教學效果評估方法相對落后
目前,本課程模塊化教學考核的內容主要由以下構成:經過互評的選題、外貿知識和調研技能競賽結果、課堂練習及最終的調研報告。然而,在模塊化教學過程中的監督缺失,評估結果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偶然性,尚不足以反映出學生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能力。
四、深入推進本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實訓模塊的設計和調整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條件
本課程模塊化教學應始終貫穿 “教師引導和輔助,學生探究式學習”的主線。在這個過程里,無論是調研課題及方案的選定、資料獲取的方式及調查問卷的設計,還是信息的加工與處理,都應注意到學生的理論基礎及應用能力。
(二)加強實訓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授課教師應加強自身學習,善于從本土的報刊雜志、重點新聞網站、黃埔海關等渠道收集資料并歸類整理,先行給出一些新聞和案例供學生了解并產生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的思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切實做到理論促進教學實踐,實踐豐富教學資源。此外,系部應盡可能多地為授課教師提供專業教學培訓、外出參觀考察、掛職鍛煉等機會,教研室應多組織與模塊化實踐教學的研討。更重要的是,應通過校企結合的方式,聘請外貿行業骨干做兼職導師以優化實訓師資隊伍,切實做到熱點從行業來,應用于行業,提高實訓教學水平。
(三)建立多方評價的課程效果評價模式
較為完善的效果評估模式,是本課程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保障之一。這需要系統評估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具體可以通過學生、老師、實習或接受調研的單位共同完成評價。教師側重評價學生的專業基礎、創新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而學生也可以通過自評反映出自身在各主要模塊的薄弱環節,通過互評將小組及組員的“選題”、“理論及技能”、“調研報告”等專項模塊的優勢加以展示。而單位可全面參與評價學生的調研技能和職業素質,為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