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家勇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制約性因素,論述提升高中作文教學的創新思路和方式,提出通過感悟生活尋找寫作靈感、通過閱讀積累擴大知識視野、通過創設活動激發寫作興趣、注重評價指導激勵學生作文熱情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B-0120-02
高中生對作文的消極態度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且多數高中生寫作能力低下,只擅長于某一類作文,甚至部分學生沒有自己的擅長文體,事實上,連高中生自己都不知道自身的作文水平應該達到何種程度,這也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高中作文教學中,受高考熱點、高考題型猜測等因素的影響,作文教學基本處于引導式“創作”,是基于高考的要求和得分點為核心的創作,也可以理解為在一篇作文的創作中,將容易加分的點融入進去。這種教學本身就脫離了寫作的實際意義,學生對其興趣低下也在所難免。
(一)教學因素。教學因素是制約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①教學期望值過高。教師的期望值過高,超出了學生本身的寫作水平,使得學生雖然盡力根據教師的標準和要求寫作,但是仍漏洞百出,或千篇一律,甚至有部分學生為了創新,脫離作文本身的核心思想,創作出不倫不類的“新奇”作文。②作文備課不嚴謹。高中作文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多數會結合經驗以及自身對作文的理解來進行,是一種經驗式的教學方式,既無計劃又無教案是高中作文教學中的普遍性問題。③教學方式簡單。作文教學只注重一個字,那就是“寫”,給定題目、話題、半命題、范圍、要求,然后讓學生去寫,而針對性的提升策略卻很少。
(二)考試因素。受高考熱點、高考題型猜測等因素的影響,作文教學基本處于引導式“創作”,結合以往幾屆的高考題目,猜測本年度高考可能出現的題型,針對此題型進行海量練習。這對于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海量的練習并沒有改善學生的作文基礎,反而讓學生處于疲憊狀態。此外,高中教學中話題作文泛濫,無論是教學練習還是考試練習,都過分注重話題作文的練習。
(三)評價因素。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作文評價是考試、日常作文練習的重要內容,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尊重“選優說劣”的評價方式,將優秀作文在班級朗讀、傳閱、示范,并針對優秀作文進行簡單的總結和評價。對質量較差的作文,教師則很少點評,有的也只是提出與作文無關的批評,對于低分作文的學生來說,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得低分。教師的評價過于簡單,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導致學生自我評價和反思不足,從而不斷地犯同樣的寫作錯誤。
提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首先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展開新的思考。作文本身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能力,是一種抒寫情感,見證生命的文字形式,是一種靈感的踴躍,是一種生活和歲月的記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將作文作為學生生命存在、生命發展的一種能力和形式進行教授,而不是僅僅滿足于高考范圍、高考形式的約束。只有真實的靈感、情感、精神和文字共同迸發,才能體現作文的本質,而這種境界下的作文,不可否認是一篇高質量的作文。由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圍繞學生的文字語言能力培養這一核心展開作文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揭示某種生命、生活現象,去喚醒人類、社會以及自身的靈魂,真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性情,表達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聲。
(一)感悟生活,尋找寫作靈感。生活是寫作的泉源,在脫離高考條條框框的形式束縛之后,從作文的本質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真實感悟生活,尋找自身的寫作靈感。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讓學生脫離于埋頭書山題海之中的困境,指導學生去接觸生活,感悟生活,關心生活。教師應該突破應試教育的思想限制,嘗試去回歸作文的本質,在緊張學習之余,讓學生日常假期、寒暑假期間多參與參觀、野游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感悟生活,解放思想,融入大自然的空氣和景色中,審視社會的種種現象,體察各行各業實情,將所見、所聞、所想轉化為文字,隨筆記錄,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寫作中可用的素材和創作靈感的啟發點。長此以往,學生將會細致品味和體驗生活,觀察各項事物的特點,并將其中的閃光點、價值點以及美的畫面,記錄在腦海中。這樣,在寫作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和應用,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二)閱讀積累,擴展知識視野。閱讀積累是擴展知識視野,提升文字能力、語言能力,整理寫作思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點內容。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廣泛閱讀,積累更多的知識,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了解更多的人文社會背景,如此才能有效渲染自身的作文,讓自身的作文內容更為豐富、更有吸引力。作文不能僅僅是以白話的方式記流水賬,語言平平、示例普通會影響文章的質量,大量的閱讀積累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段、英雄事跡,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文章中引入更多內容。例如議論文的寫作中,充分、足夠、新穎的論據引用,將會增加文章的閃光點,讓文章更具可讀性。
(三)創設活動,激發寫作興趣。建立在興趣上的作文,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寫作中沒有完成任務式的態度,也沒有厭煩的感覺。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并非要在課堂上當場練習,完成一篇作文的創作,課前動筆之前的孕育準備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前公布作文題目、要求,可讓學生充分準備,積累素材,最終提升寫作質量。此外,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將優秀作文放在全校的播音站朗讀展示,推薦優秀作文進行評講,組織全校同學參與作文比賽,再將優秀作文整理傳閱等,如此可增加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欲望去寫作。還可以組織一些研學旅行的活動,讓學生接觸到校園以外的世界,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文,這樣也能激發活動的創作激情。
(四)尊重學生,注重評價指導。在作文教學中,要以熱情態度提供給學生成功寫作的機會。在教學評價中,則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注重評價指導,提升學生的寫作基礎。對優秀作文的點評固然重要,在朗讀優秀作文,講解其優秀點之后,應該注重低分作文的評講。對于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若每次作文不給予評價和指導,那么學生永遠不知道自身需要提升的點。例如在點評過程中,若學生某一個點擁有明確的思路,卻表達混亂,教師則指導其理清思路順序,并且讓作文成績教學優異的學生,針對這一思路做一次示范性描述,通過同學的描述,與自身的描述對比,學生很快就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整理自身的思維,尋找可以提升的點。
高中作文教學質量無法提升的本質原因在于沒有打破高考的局限,教學觀念始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注重分數、形式。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觀念上突破,回歸作文這一能力培養的本質,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展開教學,如此才能讓學生了解到作文存在的意義,愿意將生活中的感悟、體會以作文的方式書寫和記錄,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家海.審美鑒賞與創造和高中生寫作水平相關性現狀調查及建議[J].中學語文教學,2018(2)
[2]舒 芳.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漫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S1)
[3]高虹娣.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
[4]黃云和.語文“情境作文”教學特點與策略研究[J].語文建設,2016(32)
[5]劉文軍.《中學華文(快捷)》作文教材特色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2016(6)
[6]王正雙.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革新思維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速讀旬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