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卿
[摘要]黨的十九大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于海外企業來講,在新時代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需要全體黨員、干部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關鍵詞]新時代;海外企業;黨建
一、加強思想理論學習,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中國建設和中國改革,是一個結合中國實際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是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到黨的建設各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理論體系。黨的十九大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十九大明確要求全黨上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鼓勵全體黨員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
有些海外企業屬于合資公司,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也不允許抽出充裕的時間進行思想理論學習。黨員、干部需要樹立“加班精神”,在工作之余加強思想理論學習,看央視新聞,讀相關文獻,抄錄黨章,學馬克思主義,學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抵制反共、反華言論。同時,黨員、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應遵守當地法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海外企業黨委應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貫徹力度,組織專題會議。同時,要深刻領悟,自覺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貫徹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
二、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新時代黨的建設也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回顧近百年來黨的歷史尤其是過去五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辦好中國事,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的領導權問題。1962年1月,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是當代中國的最高政治原則,是實現偉大夢想的關鍵所在。
海外企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總支)必須服從中央,服從公司上級黨委,始終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確保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各級黨委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總攬不包攬,協調不取代。各級黨委要對全局工作通盤考慮,整體謀劃,既要考慮到所在國的特殊國情,也要考慮到黨的建設實際需要,合理劃分工作層次,處理好重點工作的關系。同時,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同時,也必須防止一些認識誤區。
三、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一貫方針。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也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水平,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更繁重、更緊迫。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揮人民監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等八個方面,對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作出了全面部署。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海外企業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也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根本性原則,堅決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海外企業各級黨委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要持之以恒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海外企業各級黨委不要因為地緣上遠離祖國而忽視黨要管黨,忽視全面從嚴治黨,相反更應該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四、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的組織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各級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的組織基礎,首先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消滅組織覆蓋的空白點和黨的工作盲區,努力做到把黨的組織覆蓋到全體黨員、把黨的工作覆蓋到全體人民群眾。黨有一個嚴密而強大的基層組織體系,是黨加強自身建設積累的重要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堅持不懈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
海外企業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情況復雜、基礎薄弱,但越是這樣的條件越要健全黨的組織、做好黨的工作,固本強基,防止“木桶效應”。海外企業要適應海外復雜多變的政治環境,在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也要積極開展黨的工作,采取掛靠建、聯合建、派駐黨建工作人員等形式加快組建。指導和推動新建黨組織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在一定范圍內,實現有效覆蓋和有型覆蓋的統一,提高黨的工作在海外的影響力。
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和工作方式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的組織基礎的有效途經。創新是基層黨組織增強生機活力的源泉,是基礎黨組織落實黨的各項任務、贏得群眾信賴和支持的重要途經。海外企業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中心工作來進行,設計務實管用、特色鮮明的活動載體,組織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創先爭優;創新黨組織工作方法要突出時代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手段和共享發展的思路。有條件的海外企業可以通過建設基層黨建網站,開辦黨建刊物,利用微博、微信、網上論壇等拓展黨組織活動的陣地和空間,結合海外生活和海外工作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黨組織活動,增強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根據海外黨員的自身特點,適應黨員思想活動獨立性、差異性,推廣共享式黨課、地區大講堂及“菜單式教育”等方式,滿足黨員的個性化需求。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的組織基礎核心在于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對于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的組織基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凸顯了“抓書記”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堅持書記抓黨建,抓好書記促黨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是黨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中積累的重要經驗。海外企業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首先把帶頭人隊伍選好、培養好。選拔干部的標準不僅要考慮干部是否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豐富的海外經驗,更要考慮是否具有愿意付出的責任與擔當。要按照守信用、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優選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其次,各級黨委要創新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培養和選拔機制,加強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教育和管理,明確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責任,完善實績考核辦法,完善黨員監督和群眾監督體制。
五、積極發展黨內民主,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性質決定了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把黨內民主確立為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內民主建設。黨的發展歷程表明,什么時候黨內民主得到較好發揚,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就越高,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黨的十九大指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著力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是提高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任務。
積極發展黨內民主,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要堅持和完善黨的民主集中制。海外企業各級黨委應健全黨內各項民主制度,把民主集中制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著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和嚴肅紀律不夠等問題,維護中央權威,確保政令暢通。
積極發展黨內民主,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切實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黨員的主體地位是指廣大黨員通過黨章規定的權利,履行黨員應盡的義務,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在黨內生活和黨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海外企業各級黨委只有落實好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和監督權,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才能發揮黨員主體作用,發展黨內民主。
[參考文獻]
[1]顧一嫻.用黨建工作獨特優勢彰顯央企“中國特色”[J].人民法治,2016(01).
[2]吳狄.淺談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的新思路[J].商,2015(47).
[3]洪銀興.論新階段的全面深化改革[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5(04).
[4]侯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節點意義與基本內涵[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