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問題作為主體關鍵詞進行展開,為了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積極氛圍,教師可以通過設立情景模式、提出跟生活貼切的問題等相關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鼓勵學生積極解決問題,并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構建小學英語的“以問導學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以問導學;課堂教學;教學范式
【作者簡介】施瑩,曲靖市第二小學。
在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許多老師發現,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屬于被動、死板類型,課堂上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在課堂中的眼神彌散,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對問題的探索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思考不重視等諸多問題。為了改善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學習的現狀,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發現意識,培養學生對問題解決的能力,本文將通過對“以問導學型”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介紹:
小學生對社會上的一切事物的接觸才剛剛開始,對世界充滿了較強的好奇心和疑問心,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疑問心,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要盲目地將課程內容進行講解,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在課程內容引入之前,對孩子們提出比較新穎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描述,充分調動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課堂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英語how much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在課堂中先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提出一個問題:everybody likes money very much,but can money buy everything?問題的引出,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爭先恐后的回答老師提出的這些問題,有的學生回答yes,有的學生回答no,筆者先讓回答yes的學生說明了原因,有的學生說,只要有錢,就可以做飛機,可以到處旅游還可以買很多好吃的東西,然后筆者讓回答no的學生說明了原因,這些學生說,錢不能買到時間,也不能買到年齡更不能買到知識。這樣的教學環境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知識點的引入,學生能夠很快的接受,并且對該知識點記憶深刻,也可以將該知識點靈活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問題的引出是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關鍵。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好奇心和疑問心正確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用生動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以問導學型的模式將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老師發現同樣的現狀,學生一旦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方法是直接跑去找老師進行解答,對于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進行主動的思考,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造成這種現狀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學生缺乏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對知識的學習比較被動。另一個方面是老師的教學手段沒有與時俱進,對學生學習的心理不了解。因此老師需要掌握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學生對外界的依賴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
比如,學生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英語文章時,由于學生從小就對這個童話故事有了解,筆者就先讓學生自己先對課文進行閱讀,掌握文章大概描述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讓他們思考:你們怎樣看待這個皇帝和男孩的行為,為什么會這樣看?于是,學生結合老師的問題,一邊閱讀故事內容一邊思考問題。有的學生回答說:這個皇帝好愚蠢,小男孩很誠實很聰明。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證明學生已經對故事的中心思想進行了準確把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以問導學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解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
當學習將要接近尾聲時,教師通常會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回顧總結,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鞏固學生的知識。小學英語老師使用的評估手段也是一樣的。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的回顧并思考問題的答案,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課堂效率。
比如,學生學習完what do they do?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首先是對此課的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和回顧,然后對學生提出問題:大家思考一下,你們長大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呢?在此問題的引導下,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有學生的家長反映,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完知識以后,還對家長提出了相關的疑問和自己的觀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教育行業需要將傳統的被動接受模式轉變為主動積極的接受模式,完善“以問導學型”的教學模式,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中全面發展。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不斷學習教學模式的方法,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英語課堂的氛圍。
參考文獻:
[1]陳婷.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