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燕
摘 要:文章探討數學趣味性教學策略,指出教師要善于借助游戲模式豐富教學的趣味性,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復雜問題具體化,要重視自身的教學態度,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數學;趣味教學;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4-0031-01
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強、抽象性高的學科,很多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和自身的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結合,讓自身的教學富有趣味性。通過此類教學策略,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能在已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基于此目的,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游戲模式運用于實際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游戲的引導下完成相應新課內容的學習。教師同樣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讓自身所教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下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除此以外,教師同樣需要重視自身的教學態度,要對學生平等且友愛,要讓學生感受到親切。這樣,學生自然能在數學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
學生都好動貪玩,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并將之有效利用于自身的實際教學之中。通過游戲模式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欲望會得到明顯的提升,配合教師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熱情也會得到持續高漲。除此以外,在游戲模式下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后,學生可以對知識點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這對于學生扎實自身的數學基礎并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充分的準備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去認真對待。
例如,教師在帶領班級學生學習和“概率”相關的內容時,為了有效提升班級學生對概率相關內容的理解深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學策略:教師在課前制備了一個大轉盤,在大轉盤上分別劃分了1到10十個區域,且區域面積逐漸減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拿飛鏢對著轉盤投擲,并告訴他們,誰投擲到10就獎勵一朵小紅花。學生們都十分興奮。但是在一輪投擲之后,班級內只有兩個學生得到了這一獎勵。此時學生們都表示十分遺憾。在完成此游戲后,教師再進行概率相關內容的講解,并告訴學生們為什么會只有兩個人拿到獎勵。這時,學生們就會豁然開朗,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更上一層樓。
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十分薄弱,在面臨一定復雜程度的問題時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此時,學生十分容易氣餒,并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動力。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出現,教師在教學此類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形象地展現問題,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對相關問題產生直觀的理解。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綜合數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和“圓柱與圓錐體積相互轉化”的相關內容時,采用了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了一個橡皮泥,并將橡皮泥從圓柱逐漸轉變為圓錐,且讓學生觀察其半徑和高的變化以及聯系。學生通過對此類學習形式的學習,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此類問題的解題的關鍵點,并結合過往所做的練習進行反思,以真正理解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使自身的綜合數學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除此以外,此類動畫展示方式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升課堂的學習趣味性,可謂是一舉多得。
趣味性課堂教學能否發揮最大的功效,很大程度上和教師的教學態度有關。良好的教學態度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親切,也可以讓學生對陌生知識點的學習所產生的抵觸心理降到最低。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所展現出的細心耐心以及建議的及時提出,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少走彎路,且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樹立數學學習自信,并逐漸進入到良好的數學學習狀態之中。除此以外,教師同樣需要重視在趣味性課堂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思考時間,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身的想法。這樣,在良好的趣味教學氛圍以及教師良好教學態度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自然可以調整到最佳。
總之,構建良好的趣味數學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應熟練掌握愉快教育和興趣教育等方法,以學生的興趣激發為主要的著眼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總結不斷優化已有的教學模式,力求給學生營造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如此,學生才可以在小學階段有效扎實自身的學習基礎,并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陳紅.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認識[J].江西教育,2010(15).
[2]陳海霞,陳偉良.如何為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打開一扇窗[J].小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04).
[3]魏雪峰,崔光佐,徐連榮.基于認知過程分析的小學數學探究問題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8).
[4]吳麗.以生為本,構建趣味課堂——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教學實踐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7(10
[5]劉瑋.數學思想的本質意蘊及建構策略——基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