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問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恰到好處并有意義的提問,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記憶,是教師向學生傳輸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問不能過于頻繁,要適時采用追問形式,要適時提出開放性問題,要給予足夠的問題思考時間。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提問頻率;追問;開放性問題;思考時間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4-0077-01
課堂提問一直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有效課堂提問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低效課堂提問或無效課堂提問則會產生與之相反的效果。因此,新課程改革以來關于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從未停止過。其中,關于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也不在少數。那么,究竟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
課堂提問雖有助于增強師生互動,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但這并不表明課堂提問越多越好。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提問不能過于頻繁,適度即可。過于頻繁的課堂提問表面看似熱鬧,卻與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不符。例如,在教學《蘭蘭過橋》一課時,教師先后提出如下的一系列問題:爺爺在什么樣的情形下向蘭蘭展現了潛水橋呢?蘭蘭所看到的潛水橋是什么樣的呢?站在這透明的潛水橋上,蘭蘭看到了什么呢?……一連串十幾個問題問完后,一節課的時間基本結束,教師用于課文基本內容講授的時間卻所剩無幾。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提問雖重要,但課文基本內容的講授也同樣重要。只有將課文內容講授清楚,才能加深學生對相關課文內容的理解。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應過于頻繁地向學生提問,需要把握好提問的頻率。
追問即基于一個問題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追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內容。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教師可適時采用追問這一課堂提問方式。例如,教學《小黃雞的故事》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基本了解,然后提問:“同學們,通過課文閱讀你們誰能告訴我課文中所提到的雞是一只什么樣的雞呢?”問題提出后,有學生回答:“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雞,媽媽說這只小雞根本長不大。”聽到這樣的回答,教師接著問:“那么,這只瞎眼的小雞長大了嗎?”“長大了,長成了一只大母雞。”有學生接著答道。“為什么會產生此種情況呢?在小雞長大的過程中誰的功勞最大?誰付出的最多?”上述問題環環相扣,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們也緊隨著問題進行思考。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可因地制宜地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追問的形式,讓追問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成為激發學生思考的重要著力點。因此,為了提升追問的有效性,語文教師應提前設計好追問問題,使追問更加科學合理。
語文課堂中教師提出的很多問題均能從課本中找出現成的答案。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引導他們不拘一格地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課堂中還可適時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例如,教學《黃繼光》一課時,語文教師可在課堂中提出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回答:“學完本課后,你想對黃繼光說什么?”該問題并無固定答案,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后,有學生說道:“我想對黃繼光說:你真的太偉大了。如若換成是我,我想我一定沒有你那樣的勇氣。中國的今天正是由無數個‘你以犧牲為代價換來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們。”還有學生說道:“我想對黃繼光說:你當時難道就沒有一點害怕嗎?我想你在內心深處一定也是害怕的。但又是什么讓你戰勝內心恐懼的呢?我想一定是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語文教師提出的開放性問題對學生而言是樂于接受、樂于回答的,有利于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升。
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雖然科學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但問題提出后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卻極短。如若學生針對相關問題思考的時間不夠,他們又如何能給出準確答案呢?如何能讓問題的回答更加深入呢?例如,教學《趵突泉》時,教師提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課文中會連用三個‘冒字嗎?”這個問題對學生而言并不是太簡單,因此短時間內并沒有學生給出答案。看到此種情況,語文教師并未給學生問題回答的機會,而是直接說道:“課文中連用三個‘冒字,有多種原因。第一,是為了突出有三個泉同時在冒;第二,是為了突出泉水冒的時間很長很長;第三,是為了讓人感到這泉水很有活力;第四……”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極不科學的。既然教師提出了問題,就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并回答問題,而不是越俎代庖,幫助學生解答問題。因此,為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提問后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問題思考時間。
總之,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問題看似非常簡單,實則極為復雜。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積極開動腦筋,采取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讓課堂提問變得更加有效,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成為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林向東.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寧夏教育,2008(05).
[2]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趙越超.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