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可以促進鄉村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本文通過對尚志市鄉村教師實際調查報告所得數據的分析,找出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存在問題和不足,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小學教育;尚志市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完善鄉村中小學教師發展空間保障機制;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教育公平,重點發展鄉村教育。
尚志市培養一支素質高超、品德高尚,又“教的好”“留得住”的教師隊伍有助于發加速展鄉村教育。
一、尚志市鄉村隊伍建設現狀
尚志市共有鄉村學校96所。此次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266份。并向一些學校的領導進行了訪談。這些數據,較為全面的反映了尚志市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1.尚志市鄉村隊伍建設現狀
(1)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尚志市鄉村教師年齡在50歲以上的占36.36%,41—50歲的占57.58%,31—40歲的占3.03%,21—30歲的占3.03%。教師老齡化極其嚴重。
(2)教師隊伍的性別結構。尚志市鄉村教師中男教師占36.36%,女教師占63.64%。男女比例1:1.75,男教師數量嚴重不足。
2.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專業化
(1)尚志市鄉村隊伍學歷情況。尚志市鄉村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占78.78%(其中第一學歷為本科及以上占6.06%),大專及以上為100%。尚志市鄉村教師學歷已經基本達標。
(2)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職稱情況。目前,尚志市鄉村教師中高級教師占21.22%,中級占63.63%,初級占12.12%,未評定職稱占3.03%。中級教師占據主導地位。
(3)尚志市鄉村隊伍專業化情況。教師中數、語、外教師占42.42%,理、化、生教師占21.21%,史、地、政教師占27.27%,音、體、美教師占6.07%,其他教師占3.03%。各學科教師配比嚴重失衡。其中,18.18%的教師所教授學科與其所學專業不符,另有6.07%的教師所教學科或年級與其所持有教師資格證不符,9.09%的教師甚至沒有取得過教師資格證。因此,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專業性極為堪憂。
二、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目前,尚志市鄉村學校教師補充渠道較為單一,總體數量不足,流動性大,專業水平不合理,教師專業化較差。教師老齡化嚴重,中老年教師占據主導,一旦老教師“退休潮”到來,必將導致教師越嚴重匱乏,到時新進青年教師將無培訓接棒,必將導致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三、完善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拓寬鄉村教師補充渠道
尚志市鄉村教師補充渠道需要緊抓國家政策,運用多種方法引進教師,以保持鄉村教師數量和活力。
(1)抓住國家政策。首先,繼續實施退休教師返聘回崗策略。退休教師在一線工作多年且多為高級教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對青年教師是無價至寶,即使不能再回到教學一線,也可在二線為新青年教師提供培訓和指導,使得新青年教師的成長和教學水平突飛猛進,為尚志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保駕護航。但實施此政策應充分考慮已退休教師個人意愿;年限上應考慮全面,個人建議返聘期不應過長或過短,三年到五年較為合理。
其次,繼續招收“特崗”教師。尚志市自2016年首次招收特崗教師以來,兩年間共引進青年教師101人,緩解教師緊缺問題的同時,適當拉低了教師平均年齡,使教師年齡結構更加合理。
尚志市教師補充渠道還應充分利用國家給出的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大學生頂崗實習等其它政策方法。
(2)培養本土鄉村教師。“特崗”教師等方法引進的新教師大多非本地人,流動性增加。要克服這一問題,就要充分培養本土鄉村教師。尚志市可與省內各師范大學合作,定向培養,簽訂合同。應在中學生中加強宣傳力度,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這些學生經過系統的師范培養,具有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畢業后回到生源所在鄉鎮從事教育工作,為當地提供穩定的教師來源。出于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些教師必將樂于為自己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將會降低鄉村教師的流動性。
(3)實施鄉村教師編制動態管理。編制問題是制約鄉村教師隊伍發展的一把枷鎖。實施動態管理之后應該適當招收儲備教師,其數量應至少按現階段五年內將退休教師數量為準。而這部分教師到崗后,不僅可以分擔年齡較大或身體較差教師的工作量,還可以和老教師結成幫扶對子,接受老教師幫扶、承襲老教師優秀教學經驗,更可以防止因某教師突然離職時出現無教師授課現象。
2.完善鄉村教師獎勵機制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最總要的是“穩定性”。因此要合理設置鄉村教師獎勵機制,確保鄉村教師“留得住”。
(1)設置“精神獎勵”
根據馬斯洛動機理論,尊重需要是缺失需要中最高級的部分。要給予鄉村教師充分的尊重,明確鄉村教師社會地位。政府宣傳部門可以定期開展鄉村教師表彰大會選取優秀鄉村教師,對其事跡進行宣講,替他們贏得更多的認可和贊美,幫助鄉村教師獲得其應有的尊重和社會地位。另外,還可以定期邀約優秀畢業生回校參觀,讓教師感受到桃李滿天下的自豪感,提升職業幸福度。自2016年起,尚志市貫徹國家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根據實際情況向在鄉村工作三十年及以上的在編的老教師授予“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這些榮譽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的肯定,也是用榜樣的方法,給青年教師以鼓勵,使他們堅定扎根鄉村教育事業的決心,加大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
(2)適當“物質獎勵”
尚志政府等相關部門應充分關心鄉村教師的生活問題。應該加大和工資掛鉤的職稱評定中對鄉村教師的傾斜力度,使他們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或可根據他們工作的年限給予一定獎勵性工資,以提高他們生活水平。對于剛工作或買房困難的教師應提供宿舍或臨時住房,保證鄉村教師能享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空間。另外,經調查,部分鄉村學校地處偏遠,大部分教師通勤,中午不能回家休息,除了提供交通補助和餐飲補助外,還建議學校設立食堂,讓老師中午可以吃到熱乎的飯菜,為下午的工作提供必要保障。物質上的獎勵,不僅可以幫教師解除后顧之憂,也可以作為一種激勵和挑戰,以減少鄉村教師工作倦怠。
3.加強教師自身能力提升
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合理優秀的教師隊伍促進鄉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因而,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還是要“教的好”。
(1)加強本校教師間交流合作
繼續加強本校教師間交流合作,促進相互交流學習。集體備課和課程研磨等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合理化,有助于教學重、難點的精準分析,更有助于相互取長補短,是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
(2)加強不同學校教師交流合作
尚志市鄉村學校成立了“西部聯盟”,加強不同學校教師間的交流合作,顯著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另外,應加強“引進來”戰略。提高與上級學校的交流合作,如引進“國培”、加強縣域內教師輪崗等。
參考文獻
[1]許濤.建設“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J].中國農村教育,2015(12):10.
[2]練清華.鄉村教師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5):32-35.
[3]栗玲.論鄉村教師價值的體現和重塑[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7(06):99-101.
[4]張益麗.讓鄉村教師擁有更實在的獲得感[J].人民教育,2016(20):8.
[5]6.6億[J].中國民族教育,2017(01):11.
作者簡介:
趙松雪(1992-),女,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在讀農業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農業科教與服務;現就職于尚志市一面坡中學。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