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各種農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綠色農產品營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質量,也關系到農民的利益,國外的綠色農產品營銷模式對我國的農產品營銷有一定的啟示和指導作用。本文對國外綠色農產品的營銷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結合國外的營銷模式對我國的農產品營銷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綠色農產品 國外營銷模式 啟示 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c)-043-02
1 發達國家綠色農產品營銷模式
1.1 美國協約訂單模式
美國的農產品營銷呈現出一些特點,農產品的主產地集中在少數地區,生產實現了專業化和規模化,而且美國農產品的營銷采用的是農場主與合作社簽約、產地中間商和大型超市或批發企業簽約的方式進行銷售,一些大型的超市以及連鎖的銷售機構,是進行農產品銷售的主要場所和平臺。
美國的農產品營銷屬于直銷主導模式,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模式,主要是與當地的農業和經濟發展狀況相關的,由于美國的大農場較多、農業生產的地域分布比較明顯、連鎖超市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因此在美國的農產品市場上,不需要中間環節,就可以為一些零售企業提供多品種的農產品。農產品的生產者或者生產團體可以直接在生產產地上就對各種產品進行分級、包裝等處理,然后送到超市或者連鎖店中,同時,有的規模較大的超市還建有配送中心,可以自行到農民品的產地進行采購。此外,美國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也十分完善,便于農產品的運輸。此外,美國的農產品營銷還使用了條形碼技術建立了完善的追蹤系統,對各種農產品的物流狀況進行了解,進行農產品交易的雙方在遵守合約、確保信用的基礎上進行自主交易,正是由于完善的交通設施、強大的市場需求以及市場引導能力,使得美國農產品大多數都是直接從產地送到經銷商的,這極大地保障了各種產品的新鮮。
1.2 日本批發市場競拍交易模式
日本整個國家的面積較小,因此農業生產比較分散,但是該國建立了以批發市場為主的流通模式,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農業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進行了很好地緩解,使得該國的農產品營銷的流通比率較高。日本的各種綠色農產品的營銷主要是通過當地的中介組織來完成的,當地幾乎有90%以上的農戶都加入了農業協會,農民的農產品交由農業協會進行銷售,使得農產品的銷售有一定的保障。農業協會的資本集中能力較強,也可以與市場進行很好地對接,因此對于各種小型經營的農戶而言,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模式。日本的農業協會之所以能夠發揮強大的功能,是因為它可以將當地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使得這個組織的綜合能力有所增強,也增強了農民的市場談判能力,對農民的利益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當然,日本的農業協會不僅會將各種農民的產品統一銷售給有需要的市場,幫助農民解決各種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同時也會將市場的需求反饋給農民,使得他們可以調整自己的生產模式,跟隨市場的腳步進行農業生產。
在運輸方面,日本的農產品主要經歷預冷、整理、儲藏、冷凍、運輸等步驟,日本的農產品營銷只允許進行批發,不允許零售,而且對參與批發的經營者也有十分嚴格地限制,不允許非交易者直接進行交易,這對于農產品銷售市場有一定的保護,可以確保農產品交易的規范化和公平性。
1.3 荷蘭全國聯合拍賣制營銷模式
荷蘭的農產品營銷具有自己的特點,他們通過計算機和特定的通訊線路對全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了聯網管理,而且在國內的批發市場設有拍賣系統,對不同市場的拍賣價格進行公示,這對于國內的農產品市場價格的穩定有很好的規范作用,使得消費者可以在市場中進行競價,購買全國市場上的農產品。這種網絡模式可以節約農產品交易過程中的費用和時間,對于全國農產品市場的平衡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荷蘭農產品批發市場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農產品市場是由農民或者從事農產品生產的公司聯合舉辦的,采用種植者入股的方式,將各種資源集聚起來,使得每個參與者都成為股東,擔負著這個市場的維護,最終,農產品拍賣市場變成了農民共同擁有的公共交易平臺。
2 國外農產品營銷模式對我國綠色農產品營銷的啟示
2.1 加強綠色農產品物流體系的構建
(1)加強綠色農產品物流功能體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綠色農產品物流信息智能化指的是綠色農產品的物流運輸過程中要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隨著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綠色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平臺的建立應該包括很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產品的運輸和流通要更加快捷、方便。對于綠色農產品物流而言,由于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的范圍比較廣,區域之間的交流變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構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運輸平臺的過程中,應該要加強農業與物流業的結合,綠色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平臺需要針對不同的農產品,進行物流運輸管理,比如對于一些保鮮度較低的農產品要進行快速運輸,確保產品的質量。在農產品物流功能體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還可以配備更多的信息智能化設備,比如可以對運輸的車輛配備GPS系統,使得農產品的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監控,再比如加強綠色農產品物流過程中的物流信息的監控,可以對于那些在運輸途中出現的特殊狀況進行解決,比如有的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由于車輛問題被擱置,則可以調派當地的車輛進行接應,確保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綠色農產品運輸到目的地,確保綠色農產品的價值,減少浪費現象。
(2)對現有的綠色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進行改進和創新。綠色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綠色農產品物流效率。縱觀當前其他國家的農產品物流運輸狀況,可以發現我國的綠色農產品物流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綠色農產品物流設備相對比較陳舊,使得物流運輸時間較長,有的地區由于公路設施不完善,不能直接將車開到農業生產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質量和品質。因此要加強對原有綠色農產品物流設備的改進。比如有的農產品需要冷藏運輸,則應該要加強冷藏設備的配備以及改進,以保護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品質。再比如可以借鑒美國農產品物流運輸的經驗,建立有統一標準數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對綠色農產品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各種設備進行動態的監控。同時,在綠色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還要加強綠色農產品物流網點的建設,對綠色農產品物流網點的地址進行合理地選擇,盡量選擇比較方便的位置作為農產品的網點,便于進行綠色農產品物流中轉或者綠色農產品物流信息的傳遞,使得綠色農產品物流網點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便于提高配送質量和效率。此外,還可以拓展物流運輸的模式,當前我國很多農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都是采用汽車運輸的,汽車運輸的時間較長,對于短途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但如果是距離較遠的地區,則應該要采用航空運輸。比如我國有的高山蔬菜直接空運到香港,一般隔天送到,這能很好地保證蔬菜的品質。
2.2 培育規模化經營的現代批發商
我國的農產品生產比較分散,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立,是未來綠色農產品營銷的一個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不應該只是各種個體攤位的集合,更應該是一種有序、規范的批發企業的集合,對于那些從事農產品經銷的個體,要實行淘汰制,公平的競爭將會使得一些規模較小的經營者無法應對市場競爭的壓力而退出農產品營銷市場,最終使得綠色農產品營銷市場實現規模有序的發展。此外, 政府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者要引導現有的經營主體按照現代流通方式,對傳統的經營業態進行轉換,爭取使得整個市場更大更強。還要有計劃地對一些比較大的生產商以及批發商進行引進,尤其是一些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應該要積極引導他們進入農產品營銷市場,從而帶動整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
2.3 加強綠色農產品營銷中介組織的建設
縱觀一些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營銷,中介組織是必不可少的,中介組織可以為農戶提供更加廣闊的營銷平臺,使得農戶可以降低營銷風險,并且可以從組織獲得更多農產品市場信息的反饋。當前我國農產品營銷中介組織的建設還比較滯后,我國的農業生產地與流通市場市場之間的結合度不高,因此使得農產品交易的費用增加,而且沒有一個規范的組織進行引導,使得消費者與農戶之間的交易價格一直不穩定,農戶的利潤很容易流失。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加強農村流通中介組織的建設,為我國的農民提供更加有保障的農產品交易平臺,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組織農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交易平臺的建設,提高各種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使得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可以更加穩定,促進我國農產品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2.4 推行拍賣制,健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推行拍賣制是當前很多國家對農產品市場價格進行規范的一個重要途徑,比如日本、荷蘭等國都積極采用拍賣制規范市場價格。拍賣制的實施可以使得農產品市場中的買方的競價購買,將農產品的價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并且對全國的同類農產品的結構進行公開,使得價格更加透明,可以提高農產品市場的傳播效率,有利于各種理性的交易決策的產生。在推行拍賣制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組織一些大型的批發商,對農產品的交易規模進行擴大;另一方面,也要促進委托代理批發貿易的發展,使得農產品交易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為農產品的拍賣制度的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3 結語
農產品營銷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一些綠色農產品的生產以及營銷,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帶動了農業發展,同時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當前我國的農產品營銷市場的發展還有一些欠缺的地方,近年來個別地區出現了銷售難的問題,農產品的流通渠道不夠順暢。對此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營銷模式和經驗,結合我國綠色農產品銷售的實際情況,構建更加完善的市場機制,對農產品的物流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 時小儂.“新零售”理念下我國農產品營銷創新模式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8(13).
[2] 崔佳,趙秀榮.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流通的多元化營銷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18(4).
[3] 陳曉梅,韋東海,劉武兵.鄉村旅游視角下的歐盟特色農產品營銷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8(1).
[4] 徐芳蘭,劉珊.特色農產品電商營銷價格策略創新模式研究[J].價格月刊,2018(2).
[5] 胡永盛,唐春根.農產品“粉絲”營銷應用模式初探[J].江蘇農業科學,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