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積極探索服務于區域經濟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解決自貿區嚴重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短缺的困境助力,是專業辦出特色的需要,也是職責所在。文章用SWOT法分析了浙江自貿區跨境電商發展態勢,介紹了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要求,闡述了符合高職人才培養宗旨與自貿區建設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教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區域經濟;自貿區
引言
浙江舟山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港口優勢及國家級大平臺的政策優勢,隨著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等國家戰略的加速推進,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運營,舟山的跨境電子商務迎來了大發展的良機。2017年3月《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頒發,明確要求自貿區要拓展新型貿易投資合作,“按照公平競爭原則,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完善相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物流等支撐系統,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配套平臺建設。”為舟山跨境電子商務拓展更大空間,在更高層面上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政策依據。
1、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的SWOT分析
1.1 優勢
2014年初,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按“一區兩片”模式于次年10月正式開園運營。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貿區掛牌,與其它自貿區不同的是,浙江自貿區全域設在舟山市,涵蓋了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兩個片區。舟山綜保區作為舟山跨境電子商務集聚區,已獲批成為省級跨境電商園區,截止2017年底已引入了浙江聚貿等7個第三方交易平臺,百余家電商企業入駐或意向入駐。跨境電子商務在綜保區開發、運行,可以享受先行先試的諸多政策紅利。
1.2 劣勢
舟山電子商務行業積累時間短,特別是跨境電商剛剛起步,社會氛圍營造不夠濃厚;大中專院校的人才培養嚴重不足,區域內只有一所高職院校2017年才開設電商專業(跨境);人才培訓機制欠缺,相關的論壇、講座、培訓資源少、檔次低;配套產業政策與快速發展的產業脫節,物流、配送及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與先發城市相比,舟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力弱,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及特色產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尚未開展。
1.3 威脅
舟山電商從業者絕大部分是青年網上創業及漁農村電商,擁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員工比例不高。從業者以客服及基本業務操作的初級人才為主,從事過跨境業務的極少。人才流動性大,本地戶籍的高校畢業生大多選擇在大城市就業。隨著園區入駐企業的增多,產業規模的擴大,人才缺失勢必更加嚴重。
1.4 機會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公共倉儲、冷鏈倉儲已建成投用,日本直航線及寧波內支線運營良好,韓國直航線正在籌劃。跨境電子商務協同支撐平臺、通關服務平臺以及查驗流水線系統開始建設。未來,舟山將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服務體系,集聚一批國際分撥倉,構建出口、進口、轉口貿易“三位一體”、具有鮮明離岸特征的服務體系,力爭成為我國貿易自由度最高的跨境電商發展高地。
2、跨境電商人才能力要求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指具備一定外語能力、電子商務技能和外貿業務知識,了解境內外客戶網絡購物的消費理念和文化,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營銷技巧,能運用信息平臺、支付平臺、物流平臺和海關監管平臺,從事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的進出口貿易活動的復合型人才。跨境電子商務是舟山經濟轉型突破的重要途徑,從業者除必須擁有開闊的視野、敏銳的思維、創新的意識,還需具備綜合性的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
2.1 信息技術
了解網絡設備功能,熟悉局域網知識,具有網絡設計、安裝、維護和管理的能力。在軟件平臺上,掌握服務器端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的選擇、安裝、調試和維護。在應用層面,具備網站產品的設計、開發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網頁設計和圖像處理方面的技能,能夠獨立開發后臺。
2.2 外語能力
雖然一些平臺會提供翻譯助手等軟件,但是具有聽、說、讀、寫的外語應用能力,對順利開展業務、提升營銷業績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3 外貿規則
了解國際貿易基礎知識、規則體系和國際慣例,掌握跨境電商的各類運營規則,這是商務類、管理類跨境電商人才的必備知識。
2.4 文化背景
面對來自不同語言、教育、法律、政治、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生活習俗、消費心理的全球客戶,業務人員需要對貿易伙伴的這些泛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2.5 商務運營
掌握網絡營銷常用方法,能夠利用網站開拓網上業務,具有營銷、交易、支付、物流等商務活動的平臺基本操作、運營及管理能力,對客戶的各類業務需求能妥善處置。
2.6 職業素養
從業人員需具備較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執行與公關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服務意識。
3、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作為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的高職院校,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配合國家戰略培養急需人才,可謂是重任在肩,義不容辭。
3.1 充分發揮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
《舟山市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出臺對不同層次和不同門類電子商務人才的專項認定標準,結合舟山本地人才的缺失狀況,出臺一系列人才引進和自我發展的獎勵機制。”然而,由于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高校在引進高層次教師時,因無法合理界定人才標準、無法開出具有吸引力的條件而陷入被動。對跨境電子商務的后發地區,有必要采取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協調等機制,確保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政策的落實。對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來說,要成為政府、企業、學校之間的紐帶,盡快建立跨境電商專家資源庫,及時掌握人才的動態信息;成立專門的人才認證機構,制定跨境電商人才評定標準;建立人才管理平臺,定期公布行業發展動態和人才需求情況的公告,為人才應聘及企業招人、選人提供參考。
3.2 立足區域經濟培養人才
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進行全面細致的市場調查,學校人才供給側的改革要以企業需求為依托,人才培養所需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要與自貿區發展規劃相協調,與行業的實際崗位需求相配套。近年來,舟山海洋漁業、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興產業以及服務貿易不斷興起,跨境電子商務在這些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如能開設“東海漁業與水產品”、“ 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介紹”、“服務貿易理論與實務”等課程,不僅明晰了培養方向,體現出專業特色,也更契合自貿區的發展實際。此外,要根據區域內產業發展情況動態地調整專業課程,比如,舟山將依托“浙臺經貿合作區”開展對臺農副產品貿易,在課程設計時如能適時地引入臺灣經貿發展及市場環境方面的內容,可以定向性地培養所需人才。
3.3 深化課程體系改革
要求高職學生全部掌握跨境電子商務所涉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不僅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會導致學無所長。①完善體系。要以區域產業布局為導向進行課程的優化配置,有機結合電子商務、計算機、國際商貿、外語、市場營銷、物流、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課程的優長,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課程體系;②突出核心。網絡營銷、網絡客服、網頁設計與制作、國際貨代、倉儲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專業課程突出了崗位的核心業務技能,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主干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訓課程不可偏廢且以實操能力的培養為目標;③定向強化。在體現專業方向的課程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選擇課程,樹立學科技能的比較優勢,為今后的崗位選擇打下基礎;④注重特色。課程要充分融入自貿區元素,體現舟山區域特色。
3.4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①采用模擬教學軟件進行實訓課程的講解,讓學生對操作流程有大致了解;②以崗位職業技能的要求來設置實踐教學課程,培養能熟練進行跨境平臺操作、符合跨境電商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確保實訓課程的課時與質量;③開展課程內模擬型、驗證型、設計型、綜合型的實驗,如開通帳號在網上進行產品銷售,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布更新、郵件處理等平臺管理服務以及詳情頁、鉆石展位圖制作等。④在網絡實驗平臺上讓學生自己搭建網絡、動手調試、配置網絡,通過動手操練加深對網絡原理、協議、標準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網絡技能和實戰能力。
3.5 多途徑推進校企合作
①聘請園區管理者、企業員工定期為學生開展行業動態和業務操作方面的講座、報告;②引企入校。校企雙方在學校里共建全真式實訓基地,供學生學中練,練中學;③工學結合。將課堂上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④頂崗實習。組織學生到企業開展專業實訓,尤其是到園區運營的各類經貿公司、報關行、貨代公司進行頂崗實習;⑤訂單培養。從學校招生、教學、實習到就業的全過程,都由學校與企業集體設計、一道參與、共同實施(可以通過行使政府職能的園區協調)。通過校企合作,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零距離對接,學校層面擺脫了理論教學無法與實踐工作充分結合的困境,企業則從中找到對口、適用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實現了產業、專業、就業的高度契合。
3.6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借自貿區出臺的借智引智優惠政策的契機,建立一支專業知識豐富、結構合理、業務熟練、具備豐富實踐經歷的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基礎。①積極鼓勵教師攻讀電子商務方向碩士、博士研究生,提高專業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科研水平。②支持教師參加各類跨境電商培訓,以此開闊眼界,提高教學水平。③要求專業教師走進企業,開展掛職或頂崗鍛煉,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動態,提高實操技能和動手能力。④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鼓勵教師與企業合作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提高教師的技術服務能力。⑤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與慣例,引進精通跨境電商流程、操作體系的一線技術、商務人員擔任專業老師,優化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⑥聘請有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技術人員擔任客座教授,不斷促進學科的良性發展。
4、小結
作為浙江自貿區內唯一一所開設電子商務(跨境)的高職院校,只有牢牢把握舟山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態勢和人才需求實際,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合理構建,將專業欲知、應知的通用能力培養與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實際崗位需求相結合,才能為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輸送更多更好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舟山市改革與發展委員會.舟山市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EB/OL]. http://www.docin.com/p-1830101704.html.
[2] 何梓源.我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背景下的人才供需狀況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1-66.
[3] 勇全.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分析[R].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http://b2b.toocle.com/detail--6040511.html.
[4] 馬艷,劉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應用復合型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6(4):176-177.
作者簡介:
殷好好,副教授,現就職于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