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菊
摘 要:《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職業能力課程,該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質的形成至關重要。當前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傳統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混合教學已是大勢所趨。本文結合課程的教學特點,針對《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引入Bricks+clicks混合教學模式及虛擬仿真軟件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旨在探索出一條適用于高職學生的《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混合教學模式;虛擬仿真
課堂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教授知識,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趣,無法滿足高職教育要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成為了許多教師正在考慮的問題。
1 課程特點
《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主要講授從基礎施工到屋面施工涵蓋整個建筑物建造的所有施工工藝,知識面廣,施工工藝復雜,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有許多知識點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才會更加透徹才能夠深刻理解各工種施工工藝流程。
2 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材知識陳舊,更新速度慢
《建筑施工技術》理論知識比較多,知識內容過于陳舊不能緊跟最新規范,對目前建筑施工中出現的新技術很少涉及,大多數教材主要講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檢驗,施工案例較少。
2.2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教學難以深入開展
《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目前課程教學方法還停留在課堂講授為主,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目前工程造價專業每個班級學生人數均在50人左右,組織去施工現場參觀人數多,組織難度大,且在工地現場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施工企業不愿意接受在校學生參觀實習。
本課程以往的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試加平時成績加一周實訓成績獲取課程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導致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牢固,實踐技能稍有欠缺,職業素質不高。
3 混合教學模式
基于上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信息化時代手機、平板、電腦越來越普及、越來越智能化引入clicks+Bricks(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3.1混合教學模式實施
教師教學平臺建設課程,課前在微信班級群里布置任務,學生登錄教學平臺,在線觀看微課教學視頻、施工工藝視頻,完成預習任務及相關練習,學生可以在平臺留言區留言,教師及時解答,這屬于線上學習部分。教師依據平臺反饋的數據,難點錯誤率較高的部分重點課堂講解,學生課堂針對自己課下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聽課,屬于線下學習部分。
線上學習部分制定了詳細的考核策略,包括點擊量、在線時長、在線測試、參與討論等,成績計入總考核成績。課堂教學教師打開智慧課堂平臺,遇到重點問題可以當堂進行訓練。
3.2施工虛擬仿真軟件應用
隨著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實驗技術日漸成熟,虛擬仿真法已經成為了一次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實踐性強,課程每個學習情境下對應的施工工藝操作不可能都在校內施工實訓場完成,以往組織學生去學校實訓中心上課。課時有限滿足不了學生學習需求。施工技術虛擬仿真教學軟件投入使用解決了學生實踐難題。該施工虛擬仿真軟件,以3D技術為依托,綜合行業規范、貫穿教學重難點、實現施工場景仿真模擬及流程動態演示、人機交互式操作、成果實現智能考評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專項仿真操作系統,施工場景形象逼真,學生上機操作如同在真實的施工現場操作,增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好。
4 結語
混合教學模式引入讓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的習慣,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課后調查問卷顯示混合教學帶給學生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虛擬仿真軟件的引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良好。俗話說:“教無定法”。只要教學效果良好就值得嘗試、探索、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