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蕾
摘 要: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良好的制造業發展優勢和成熟的資源配套基礎,立足于打造“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良性模式,充分整合政府、中介機構和企業三方資源稟賦,推動打造政策支持平臺、發展載體平臺、產業融合平臺和人才促進平臺,重點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五個一”工程。
關鍵詞:開發區 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b)-152-02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四個轉變、三個成為”的新要求,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上,搶抓文創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大力實施文創產業發展“一二三四五”戰略,推動開發區文創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彎道超車”。開發區將大力發展以智慧型經濟、創新型經濟和服務型經濟為主體和動力的文創產業,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速改變經濟發展模式,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營建日益優良的生活環境 和投資環境,進而在工業新城上盛開創意之花。
1 科學利用產業和配套的后發優勢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良好的制造業發展優勢和成熟的資源配套基礎,為加快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1 產業基礎雄厚
開發區已建成濱海新區云計算產業基地、津京互聯科技創業主題活動中心等一批孵化器,大數據和云計算處于我國領先水平,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為文創產業與科技融合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保障。一批涵蓋會展、軟件和研發、廣告、新聞出版、網絡等獨具特色的文創行業蓬勃發展。搜狐視頻等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接連落戶。“移動互聯網廣告發布平臺”“中國全國連鎖文化超市”“數字電視新媒體互動平臺”等一批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積極推動,為文創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奠定基礎。以文化用品、設備生產為龍頭的文化企業有效拉動開發區文化產業成長,新興現代文化服務業成長空間看好。截至2017年,開發區文化產業行業的總規模526家,從業人員超過15091人,工業產值約327.8億元。從經濟效益上看,文化設備生產的貢獻達到282.8億,占總體的86.2%;文化服務業達到44.7億,占總數的23.8%,其中傳統文化服務貢獻31.7億,占文化服務業的71%。
1.2 配套環境成熟
開發區城市載體的功能完整,區域宜居品質一流。泰達MSD、時尚天街等一批高端商務樓宇或個性化場地投入使用,周大福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為文創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載體保障。區內電子、汽車、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等制造業企業積極投建了康師傅方便面印象館、康師傅水博物館、隆順榕中藥文化館,三維成像博物館等一批工業博物館,為文創產業化發展提供堅實陣地。南開大學泰達學院、天津科技大學等院校擁有豐富的人 才資源儲備,為文創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輸送。
2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三方互惠共贏模式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于打造“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文創產業發展良性模式,充分整合政府、中介機構和企業三方資源稟賦,形成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合力。
2.1 強化政府引導推動作用
成立了文創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制定文創產業戰略,廣納創新創意型領軍人才,出臺優惠政策,提供公共基礎服務,不斷營造適宜文創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著力增強與市臺辦、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等機構的全方位互通交流,拓展資源渠道,成立了泰達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為國內外創意主體提供項目孵化、資源共享、成果轉化、產權保護、市場推廣和人力資源培訓等協助,總體推動開發區文創產業成長。
2.2 調動各類渠道積極性
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激發了各中介機構和科研團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鼓勵社會化運作,在統籌策展策劃、區域推介宣傳、文創活動交流等方面吸引國內外一流的中介機構參與區域文創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增強與南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美院等大專院校溝通協作,設立文創激勵基金,借助各種文創賽事,將文創項目推薦走向市場,搭建創意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的平臺,鼓勵交融成長。
2.3 推動文創企業集群式發展
吸引文創領域領軍人物和品牌項目落戶,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示范效應,推動區域文創產業實現高起點發展。發揮行業領軍人物和知名項目的磁吸和聚集功能,實現人才、信息、知識和技術的高度聚集,不斷完善區域文創產業發展環境。通過產業政策導引、資金載體扶持、人才資源培訓和品牌項 目打造,推動知名文創企業贏得利潤,加速具有創客精神的文創企業加速成長壯大。
3 全力推動文創產業生態圈四個平臺建設
為加速激勵文創產業成長,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著力打造具備開發區特點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推動打造政策支持平臺、發展載體平臺、產業融合平臺和人才促進平臺。借助教育、培訓和比賽構建創新環境,借力政策扶持激勵文創企業發展,鼓勵產學研聯合加速文創企業發展,營造立體環境促使創意意識養成。
(1)打造政策支持平臺。已制定完成《天津開發區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重點制定了開發區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在政策支撐、財政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擬定了一系列具備競爭力的優惠政策。力爭到“十三五”末,開發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占全區比重5%以上,文創企業數量和發展質量均位居天津市前列。
(2)打造發展載體平臺。充分利用成熟商業區域的環境優勢平臺作用,在現有自然環境好、休閑娛樂功能強、文化氛圍濃的商業區域,先行構建成開發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充分整合廢舊廠區等資源平臺作用,通過探索土地的二次開發利用,創新發展途徑,為文創產業發展提供空間。
(3)打造產業融合平臺。開發區根據現有產業基礎,加速推進文創產業與電子、汽車、食品飲料、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交融成長,將更多的文化元素注入制造業的工業制成品中,多元化工業品門類,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推動文創產業與金融產業相結合,重點解決文創企業發展過程中涉及的融資、貸款、質押、授信等問題,助推文創企業快速成長。
(4)打造人才引進培訓平臺。成功聘請臺灣創業產業聯盟榮譽理事長林磐聳等亞洲著名文創領軍人物創建亞洲設計中心,聘請相關領域專家成立大師工作室,加大對開 發區文創人才的培訓培養力度,提升人才系統化培養和創意意識的轉化速度,提升開發區整體文創培育水平。
4 重點打造文創產業發展的“五個一”工程
未來開發區將圍繞打造一個創意空間、創建一系列文創品牌、策劃一場頂級文創賽事、推廣一屆泰達藝術季、組織一場高端文創論壇,實施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五個一”工程。
(1)打造一個創意空間。借鑒臺灣西門紅樓創意街區發展經驗,圍繞泰達MSD打造泰達文化創意空間,設立亞洲設計中心等亞洲地區知名文創項目落戶。為各種新興設計師和藝術家營造開放多元、寬松包容的創作環境,并為其提供高標準的展示空間、交易平臺和孵化平臺。
(2)創建一系列文創活動品牌。引入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導入海量國家文化資源弘揚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天津本地特色的傳統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創展示平臺。推動泰達燈光秀、泰達全民馬拉松等一系列品牌活動順利開展。
(3)策劃一場頂級文創賽事。將“泰達杯”青年創意設計大賽這一國際賽事品牌做大做強,吸引世界各地青年設計人才踴躍參賽,使“泰達杯”創意設計大賽逐漸成為吸引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匯集,助力創意產業孵化的關鍵平臺。未來開發區將與世界20多個設計機構合作,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
(4)每年舉辦泰達藝術季。開發區將以多元文化融合為主題,每年持續推廣藝術季活動,營造區域時尚健康、創新多元的文化氛圍,為文創產業的整體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5)每年組織一系列高端文創論壇。開發區將圍繞涉及推動區域文創產業發展的熱點主題,每年按季度組織高端論壇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文創學者通過分專題報告會、專家交流對話、作品集中展示等形式,就文創產業發展過程中熱點問題、經典案例和發展思路進行探討,為區域的接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未來開發區文化企業總數預計將超過2000家,新增國家級和市級文化產業基地各10家,建成1個市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網絡、動漫、廣告、會展、娛樂等優勢產業處于天津市領先,部分產業達到國內領先,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預計將超過5%,人均年文化消費達1000元,文化產業成為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開發區成為國際著名、全國一流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參考文獻
[1] 金元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及其支持體系[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4).
[2] 劉梟,曾麗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與完善對策[J].人民論壇,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