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雷
摘 要: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使得金融投資的工具逐漸增多,交易成本下降的同時,交易細分化的制度逐漸確立。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為了能夠保障投資收益,紛紛采取量化投資的形式,并不斷加強投資建設管理,對自身的投資行為進行指導和確立。本文主要研究量化投資的基本內涵,并分析其在國內投資市場中的應用。
關鍵詞:量化投資 國內投資行業 應用
中圖分類號:F83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b)-023-02
量化投資在國外的發展已經超過了幾十余年,其穩定的投資回報和理性的投資風格受到大批企業和個體投資人的推崇,也成為基金經理的重要決策依據。量化投資在中國投資行業中的應用,不僅能夠穩定國內投資市場的發展,同時也能夠為大型企業和個人帶來不小的經濟回報,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1 量化投資的含義分析
就目前來講,量化投資主要是利用模型來構建多樣化的投資形式。任何關于投資的想法或實踐,都能夠通過建立量化投資模型的形式對其展開深入分析,從而確定該投資想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如果最終能夠取得效益,就證明該模型是一個可作為量化投資的模型,從而為人們提供科學的投資參考依據。例如,中國量化策略基金的量化投資大多采取從一級股票庫中初步選擇,再從二級股票股中精確選擇,最終對經濟市場中的行業動態進行分析。具體的步驟為,第一步根據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盈利指標作為依據;第二步通過建立相關指標體系,對所持股票進行排名和認證;第三步,采取“B-L行業量化模型”對股票的重新組合進行優化配置,選擇優質的股票組合形式,從而促進回報率的提升。量化投資是一種主動投資的形式,與指標化投資的理論基礎完全不提供。因此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選擇量化投資是因為想要用更加合理的手段去復制市場信息,從而獲得長期穩健的收益,從而規避投資中可能面臨的風險[1]。
2 量化投資的優勢和不足
2.1 量化投資的優勢
第一,量化投資可以充分發揮理性優勢。量化投資是一種主動投資的類型,主要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形式來代替投資者的主動判斷,這樣不僅能夠在深入分析經濟市場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理性的思想好觀點,以克服市場中不良思想的影響。同時,將投資決策的過程數量化,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者負面情緒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防止其在非理性情況下作出決策,從而有效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第二,量化投資可以實現全經濟市場范圍內的高效率擇股處理。通過采取量化投資的形式,可以建立有效的數學模型對全市場范圍內的投資對象進行審核和關注,從而有效幫助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投資機會。與之對應的定性投資則要受人力、物力等水平的限制,選擇的范圍和覆蓋面難以與量化投資相比。
第三,量化投資需要注重對風險的管理。量化投資需要進行三步選擇,也就是說,在嚴格管控風險的基礎上資源優化重組的過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滿足預期的經濟收益,還能 有效控制風險。除此之外,由于量化投資在方式選擇過程中更加較少依賴投資者的主觀判斷,也就避免了人為意見造成的交易風險。
2.2 量化投資的局限性
量化投資是投資形式的一種,自身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投資者思想的科學性。也就是說,只有在投資者思想正確的前提下,該投資形式才能發揮既定的功效,量化投資自身并不存在局限性。但是在量化投資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卻存在過度依賴的風險。量化投資本身是一種更加深層次性的分析行為,與傳統定性分析相比,具有合理性和高效化的特點,但是其應用的范圍卻有些狹窄。例如,在特定的技術行業中,想要獲取該行業的發展前景的話只能用傳統的定性法,無法采取量化投資法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量化投資的選股范圍基本涵蓋了整個投資市場,投資者必須要對并不熟悉的其他行業進行分析,在沒有科學論斷和準確信息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決策很可能存在失誤的比例,因此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風險。由此可見,企業中的基金經理在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過于依賴量化投資,需要結合本身的經驗以及國內經濟市場的形式進行準確判斷法,防止信息失誤等情況的發生。
3 量化投資在國內投資行業中的應用分析
3.1 股票對沖策略
在股票對沖策略中,較為常見的是市場中性策略,也就是阿爾法(alpha)策略。這種方法的基本運行模式就是通過構建多頭或空頭頭寸來對沖經濟市場中相關的風險,從而獲取市場中的有效資源,并取得穩定的收益。該方法包括基本面套利和統計套利兩種類型。具體的操作步驟就是通過量化的方法,選擇構建相關的股票池,通過賣空對應的控股期貨來分離貝塔,從中獲取收益。其模型的選擇以及系統風險的覆蓋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策略的盈利模式。該模式在震蕩市和熊市中表現最佳。但是面對2012年的經濟危機,我國股票行業持續低迷,阿爾法策略在對沖市場下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絕對的收益,是非常難得的表現[2]。
3.2 事件驅動策略
事件驅動策略是指投資人在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投資市場和被投資企業的情況下,在面對投資指標存在差異性波動的基礎上,通過把握交易時間,獲取交易份額所取得的一種投資回報。該策略一般需要投資人對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想要投資資產的價格進行分析和預測,并提前加入等待,然后選擇適合的時機再推出。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具有非完全有效性,投資事件的發生以及其轉播效率對金融市場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并最終影響了金融市場中金融資產的定價。在我國,主流的事件驅動策略是根據投資事件中所涉及的宏觀和微觀層面進行分析,這類事件一般分為三個類型:首先是大多數人預知的事件;其次是小部分人預知的事件;最后是幾乎無人能夠預知的事件。根據事件類型的不同特點,需要制定與之相符合的交易策略。
3.3 全球宏觀策略
全球宏觀策略主要是通過分析宏觀經濟市場中的有效信息,并在其中獲利的發展模式,并在世界各國的資本主義市場中進行多方向的杠桿投資交易。基本上思路就是在經濟復蘇的階段,在股票市場中進行大規模投資;在經濟過熱使其,投資大宗商品;在經濟出現滯漲的階段保持手中大量的現金資源;在經濟逐漸衰退的階段投資債券。我國投資具有諸多限制,因此目前宏觀策略基金與國外的投資模式有很大差異,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國內市場投資為主要類型,并采取有效的利率工具,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市場進行綜合有效的分析。
3.4 相對價值套利策略
相對價值套利策略強調從資產價格的相對高低中,不斷獲得利潤,也就是在尋找差價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相關商品的利益準則,從而對不同市場中的同一商品進行套利的形式。在我國,相對價值套利是一種風險較低甚至是無風險的套利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形式:首先是關聯套利;其次是波動率套利。針對關聯套利主要就是股票市場中企業交叉持股,但是價格卻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可以通過買入低價股票的方式賣出高估股票來進行套利。針對波動率套利,則常見于轉換債套利的形式,如同借助銀行的匯率差異賺取差價的形式。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統計套利形式,基本包括期貨跨期套利、期現套利以及跨市場套利等。
3.5 CTA管理基金
CTA是商品交易顧問的簡稱,狹義上是指貨期,是當前國內量化投資主要的研究對象。廣義上是指大宗商品的期貨、黃金石油、期貨期權以及外匯等。CTA基金的額交易策略基本可以分為趨勢交易策略和反轉交易策略量大基本類型。趨勢交易策略主要就是追漲殺跌,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經濟效益,不在乎短期內的虧損;反轉交易策略就是高拋低吸。在我國,大多數CTA基金策略都是以趨勢追蹤策略為主,以反轉交易策略為輔助條件,在程序化交易的過程中,對歷史標價進行分析和數據統計,從而提煉出有規律的概率優勢,并利用該規律來判斷商品的潛在價值,從中獲取利潤。CTA交易普遍采取保證金策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杠桿的基本原理來以大博小,從而得到更高的價格回報[3]。
4 量化投資在我國的發展趨勢分析
相關研究曾經指出,大多數人的決策能夠被理想化的等同于風險規避和理性干預,從而建立有效的理性人模型,為人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導意見等。但是大量心理研究表明,尤其是在投資的過程中,以上理論并不適用,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股票投資市場處于一種弱有效的狀態,非理性的投資行為依然大量存在。因此,將行為金融理論引入到實際的交易市場中十分必要。
首先,我國金融市場是一個投資者占比非常高的市場,因此市場的走向受投資者心理驅使的情況非常多見。其次,我國作為一個新興的金融主體市場,想要搜集大量與國際金融相關的經濟數據十分困難,再加上資源有效,無形中為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挑戰。最后,我國上市企業的主營比較復雜,而且變化非常快速,即使是高營業額的產業也可能存在低回報率的情況。
除此之外,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還不夠成熟,量化投資是適用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我國投資者的決策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量化投資受經濟政策的影響為例,政府經濟政策的調整的變動影響著我國股市的變化發展,但是這些政策本身是無法用量化模型來衡量,政策所帶來的預期影響也無法做到科學預期。甚至是金融機構將采取哪些政策調整是投資者無法預見的,而經濟危機對股票市場的沖擊也是無法量化和事前分析的。因此為了解決中國利率非市場化特點下存在的這些問題,迫切需要當前的投資者采取有效的投資管理形式并建立有效的量化模型,對經濟市場中的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進行分類和整理,從而有效實現經濟回報和效益的最大化。
5 結語
量化投資是一種主動的投資行為,對投資者思想和理性的要求非常高。量化投資在我國投資行業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整合行業內部的信息和資源,同時還能規范市場秩序,為經濟活動的展開提供合理的環境。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需要采取多種類型的分析策略,以滿足量化投資的基本需求,從而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詹峰.量化投資在國內投資行業中應用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 2017(12).
[2] 吳桂雯.量化交易中股票擇時的策略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 2017.
[3] 王冰,李想.淺議量化投資在國內市場的發展[J].經濟視角(下),2011(3).